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爱淘宝

如何调整磨矿细度?

时间:2024-07-31 12:40:12

一、如何调整磨矿细度?

首要控制适当的进矿量,其次要合理搭配磨机内磨矿大小钢球的比例,控制水量掌握磨矿时矿浆的浓稀度。以上几点精确把握好了,磨矿所要求的细度就达到了。

二、解离度单位?

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

指电解质达到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分子数和原有分子数之比。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某矿物的解离度,就是该矿物的单体解离粒的颗粒数与含该矿物的连生粒颗数及该矿物的单体解离粒颗粒数之和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过粉碎带来的危害是:难以控制的微细粒子多,精矿品位回收率都差,机器的磨损增大,设备的处理能力降低,破碎矿石的功率消耗增多,过粉碎的发生在磨矿过程中较严重,但碎矿也会产生。

三、解离度推导?

解离度由pKa及所在环境的pH决定,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

α=已解离分子数∕原有分子总数,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

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只有已解离的部分才能承担传递电荷量的任务,电解质溶液的浓度c越小,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越大。

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可认为弱电解质是完全电离的。

四、解离度符号?

解离度指电解质达到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分子数和原有分子数之比。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

电解质的解离程度可以定量地用解离度(degree of dissociation)来表示,它是指电解质达到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分子数和原有分子数之比。

表示方法

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

α=已解离分子数∕原有分子总数

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

五、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换算?

电离常数描述了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记作Ki(i为脚标)或Ka、Kb。若电离方程式为HA==(可逆)H++A-,则Ki=aH*aA/aHA。解离常数(pK)是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离解度的溶质的的极性参数。离解常数给予分子的酸性或碱性以定量的量度,pKa增大,对于质子给予体来说,其酸性增加;对于质子接受体来说,其碱性增加。电离常数(电离平衡常数)别称:离解常数

六、如何控制球磨机磨矿细度?

控制球磨机浓度,控制好旋流器反砂量,前后水补加量就可以了

七、解离度和解离常数有何异同?

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异同点:

物质的解离常数是固有性质,在同一温度同一压强,物质的解离常数只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不考虑其他物质的影响。也就是说解离常数是方程式的一个参数。

而解离度受溶剂内其他离子的影响,在溶剂中包含同种离子的情况下,物质的解离度就会发生改变,它属于包含解离常数这个参数的方程式的一个因变量。

解离常数(pKa)是水溶液中具有一定解离度的溶质的极性参数。解离常数给予分子的酸性或碱性以定量的量度,Ka增大,对于质子给予体来说,其酸性增加;Ka减小,对于质子接受体来说,其碱性增加。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电离,绝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因此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弱电解质解离和生成始终在进行,并最终达到平衡,这种平衡称为离解平衡。

八、水的解离度?

常温下水会发生微弱的电离,OH-与H+浓度为10E-7mol/L。

解离度相当于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其大小反映了弱电解质解离的程度,α越小,解离的程度越小,电解质越弱。其大小主要取决于电解质的本身,除此之外还受溶液起始浓度、温度和其它电解质存在等因素的影响。

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

解离度由pKa及所在环境的pH决定,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只有已解离的部分才能承担传递电荷量的任务,电解质溶液的浓度c越小,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越大。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可认为弱电解质是完全电离的。

九、影响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因素?

影响解离度有多种因素,包括PO2、Hb本身的性质、含量、pH、PCO2、温度、2,3-DPG和CO等。

1)当pH降低,PCO2升高,温度升高,2,3-DPG增高,氧离曲线右移;

2)当pH升高,PCO2、温度、2,3-DPG降低和CO中毒,曲线左移。

只有温度影响电离常数。所以平时所遇到的电离常数是常温下的电离常数。

十、氨的解离度?

①NH3·H2O = NH4+ + OH-

平衡常数K=1.8×10^(-5)

就是一水合氨的电离常数Kb。

②氨根离子和氨水的解离常数不同。

在25℃时,质子酸NH4 +的解离常数Ka=5.70×10^-10,pKa=9.24;

而在同样的温度下,NH3·H2O的解离常数Kb=1.75×10^-5,pKb=4.757。

③铵根是氨水的共轭酸(共轭酸碱理论)

NH₃·H₂O(碱)⇔OH-+NH₄⁺(共轭酸)

常数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