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热点

浚怎么读(浚字用作人名好吗)

时间:2022-03-12 20:55:21

檀石槐是个私生子,他爹叫投鹿侯,当时在匈奴当兵,三年没回过家,但等他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了一个儿子。投鹿侯打算杀掉这个绿油油的儿子,孩儿他妈自然是拦着,忽悠他说,有一天正在路上肆无忌惮的走着,突然天上响了一个大炸雷,她抬头一看,正好一个大冰雹掉嘴里咽下了肚,然后就有了这个孩子,也就是说这孩子是上天赐的。

虽说当时迷信,但投鹿侯摸摸头顶还是没法信这鬼话,坚定的相信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家里发生过不可描述的事情,就把檀石槐遗弃了;然而孩儿他妈毕竟舍不得——可能那个老相好实在是太好了——就捡回来放到外公家偷偷抚养。

檀石槐长大后身强力壮,曾经一个人跑到别的部落把被抢走的牲口又抢了回来——亲生父亲的嫌疑范围一下就缩小了——从而一战成名,慢慢就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当了话事人以后的檀石槐脚踏实地,一个人头一个人头的把鲜卑各部统一了,最终接班匈奴成为占据了大草原的大统领。

有一个著名事迹很反映檀石槐的性格。辽河上游有一支流叫老哈河,在当时叫乌集秦水。檀石槐打到这里后,发现河里有很多鱼,但是他们这些山里下来的部落不会打鱼,这时候他听说在东方有人捕鱼很厉害,于是就一路杀了过去。可能最远打到了三江平原一带,终于凑齐了一千多个渔民,带回来教自己的部落捕鱼,落捕鱼,捕鱼,鱼……

话说这些个渔民算不算技术移民啊?

这个故事后来以讹传讹被神话成他打到日本去抓的渔民,其实就很扯蛋了。一个连钓鱼都不会的游牧部落,哪来的船去日本打仗,还抓一千多人回来?有那功夫跟海边上抓点鲍鱼吃他不香吗?

鲜卑在檀石槐的带领下壮大以后,不可避免的跟中原王朝发生了摩擦。当时中原处于东汉时期,汉桓帝曾祭出常规操作要和亲,被檀石槐拒绝了。汉灵帝则依据“以夷制夷”的思路,派出包括汉化匈奴在内的少数民族联军北征鲜卑,被杀的惨败,残余归国的不足十分之一。

檀石槐死后,鲜卑分裂,主要分成三块,其中北鲜卑拓跋氏仍然占据着广袤的草原,并在后来南下占据了整个华北;西鲜卑由慕容氏下面一个叫慕容吐谷浑的人带领南下进入青海建立了吐谷浑政权;东鲜卑还是活动在东北方向,主要包括慕容氏、宇文氏和段式三支,其中宇文氏是鲜卑化了的匈奴人,当年匈奴从大草原逃走时,这部分人假装自己是鲜卑人留了下来,并迅速与真正的鲜卑人融合,完成了民族整容。

分裂以后的各支鲜卑在中国境内前后建立过很多政权,除了慕容氏的四个燕国,还有陇右乞伏鲜卑建立的西秦,河西秃发鲜卑建立的南凉,拓跋鲜卑建立的代、北魏、北周等。

东鲜卑慕容氏就是慕容复的那个慕容,族中由慕容皝(音晃,四声)建立的燕,就是慕容复要光复的那个大燕,历史上称为前燕,也叫慕容燕。虽然后来十六国乱战,慕容氏其他人又陆续建立了几个叫燕的政权,但现在慕容燕一般仅特指前燕。

前燕在352年干过一个很高光的事情,就是把武悼天王冉闵打败抓了起来。当时的前燕皇帝慕容儁在天津审判冉闵,问他:

你不过是个奴才,怎么敢称帝?

冉闵答到:

你们这些夷狄都能称帝,我堂堂英雄有什么不敢?

慕容儁气的要死,打了冉闵三百鞭,押到辽宁朝阳遏陉山砍了头,据说当地还为此闹了一场大旱灾。

鲜卑在五胡乱华时期是祸乱中原的主力之一,闻者伤心的易水断流的故事就是他们办的。这个故事要从三国说起。

三国时魏国有个人叫王沈,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家族之一太原王氏的一员。他的父亲是东郡太守,死的早,由当司空(司空在汉代就是御史)的叔父抚养。有家世渊源在此,加上他文笔还不错,被大将军曹爽挑中当了秘书。

司马懿杀了曹爽以后,并没有对身为门阀子弟的王沈如何,反而让他继续做侍中;后来被高贵乡公曹髦看中学识,调到身边做文职,一来二去混成了皇帝心腹。

曹髦不甘心一直做司马昭的傀儡,他召集了几个亲信,说出了著名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们随我一起讨伐他!

结果这话还热乎着就被传到司马昭耳朵里去了,司马昭一不做二休,曹髦就成了孝皇帝了。

曹髦没有康熙的命,他手下也没有韦小宝。那个去给司马昭告密的人,就是王沈。王沈也借此一战成名,成为中国历史上二五仔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沈和一个到他府上做杂活的民女勾搭,生了一个私生子叫王浚(浚这个字很多人说做人名的时候应该念俊,但这个发音是疏通的意思,反而是念迅的时候表示河南的一个地名,这跟魏都在河南洛阳而王沈当朝为官更契合一些,除非他妈到王府是去疏通管道的)。王浚虽然堪称表面道貌岸然内里男盗女娼的典范,但他这人运气不错,因为王沈没有嫡出的儿子,所以他死后,王浚作为唯一有血缘的儿子被安排入嗣,随后仕途坦荡,一路做到幽州刺史。

王浚在幽州也表现出了很强的亲爹基因,他跟隔壁少数民族尤其是鲜卑打的火热,还把俩闺女都嫁给段氏鲜卑的首领从而成为了段氏鲜卑的爹——但这事儿想想在当时一般人真是做不出来。

鲜卑 司马 匈奴 慕容 捕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