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热点

双十一终极决赛:“销量为王”未必全胜

时间:2022-03-13 09:06:07
从月前开始,各大电商平台就已经陆续进军双十一。 线上线下,快递加速;满减、折扣、优惠券;游戏、晚会、明星直播......今年双十一玩法层出不穷,全方位无死角地覆盖了我们的生活领域。各大平台、商家、消费者跨越地域,被这一节日紧紧联系在一起。 然而,

从月前开始,各大电商平台就已经陆续进军双十一。

线上线下,快递加速;满减、折扣、优惠券;游戏、晚会、明星直播......今年双十一玩法层出不穷,全方位无死角地覆盖了我们的生活领域。各大平台、商家、消费者跨越地域,被这一节日紧紧联系在一起。

然而,就在狂欢即将到来之前,人民日报《治理升级,优化数字经济环境》的评论文章赫然出现,给了坐等交易数额飞速上涨的平台商家们当头一棒。

文章指出许多电商平台和商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平台促销定价“先涨后降”、利用大数据“杀熟”、强迫商家“二选一”;商家有偿删差评刷好评,欺骗、误导消费者;直播间不够规范,导致消费者维权难等。

文章认为,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使得网络交易参与主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更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并提出应该重拳治理电商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这篇文章是人民日报对数字经济的系列点评之一,这篇及时出现的评论,也为这个众人狂欢的节日提供一分警觉,注入一丝理性。

根据天猫制定的规则来看,今年的双十一大促分为两波进行,从11月1日起,第一波活动就已经开始了。天猫淘宝本来希望通过第一波活动为商家蓄能,结合今年实际情况调整战略,更好地迎战11月11日第二波促销。

然而,从第一波活动开始,促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就已经暴露出来了。双十一被几大头部电商主导,在争抢流量和销量的同时,平台之间的不合规竞争,平台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等,纷纷引起相关机构和媒体的注意。

其实,早在前几年的双十一,此类问题就已经有了迹象,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也对相关话题进行过讨论。但由于今年疫情影响,线下门店还未彻底恢复过来,线上营销、直播带货在商业环境和政策鼓励下,发展势头突飞猛进。

几大巨头陆续在各个垂直领域进行布局,为的就是能够提前抢占市场,扩大商业版图。此次双十一空前浩大的全域营销就可见一斑。但是,激烈的竞争在不断完善市场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将此前存在的问题一一暴露出来。

实际上,在人民日报的评论发表之前,市场监管局、网信办等行政部门已经对京东、天猫、美团、小红书等20多家电商平台进行约谈,并在之前发布了关于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

就在今天,市场监管总局就《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要求交易相对人在竞争性平台间进行“二选一”、限定交易相对人与其进行独家交易等行为将构成限定交易行为。

这一意见稿发布后,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股价迅速下跌,京东跌逾10%,成为上市以来盘中最大跌幅。

当然,股价波动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就电商平台的伦理规范方面来说,几大平台做的还远远不够,而且,这些细小因素对平台们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媒体监督和相关部门约谈只是对已经显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防治,真正的影响或许并不止于此。

作为商业平台,宣传造势、提高销量无可厚非,但不论是平台还是商家,眼睛都不能仅仅盯住销售业绩。每个行业都应该遵守基本底线和行业法规,不能打着“消费者第一”的噱头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双十一终极决赛即将开启,这一局,“销量为王”未必全胜。

平台 这一 双十 商家 人民日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