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热点

如何学会英语(出国留学如何学会英语)

时间:2022-03-18 01:28:46

你为什么学不好英语?

先翻译两句:

1.你好,朱总理。我是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

2.我的红色t恤褪色了。第一句,我觉得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

我是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

这个问题是我在学习口译的时候,在课文练习中遇到的一句话。因为我知道英语中“记者”三个字的区别,我当时的翻译是“我是BBC的记者”,因为“外国记者”用的是“通讯员”。但最标准的正宗说法是“我是BBC的相关人员”。

当老师宣布答案时,我们都很惊讶。怎么才能用“with”呢?然而这个词是我刚学英语的时候学的。不就是“和、从、从、合”的意思吗?查阅《牛津英汉词典》,我们发现“with”确实表示“成为……的一员”和“受雇于……的意思。

如今,每天听BBC或VOA的英语新闻,第一句话就是“我是BBC/VOA的相关人士”。一句话,英语功夫的水平,就知道了。

为什么不能用这么简单的词?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是这么背单词的。我们先读“with”,再把中文意思“with,with,with”读一遍。“用”,我们嘴里说出来;“和声,跟着,跟着”,我们再读一遍。这个周期...

看第二句。这是我在教学生英语动词时经常举的例子。很多同学,想了很久,就是不知道“淡化,淡化”怎么说。当然不止一个翻译,但是当我告诉你我的答案时,你一定很惊讶。

我的红色T恤衫刚刚褪色了。

难以置信?如果你不相信我,查一下英汉词典。

为什么不能用这么简单的词?原因就像“用”,因为,我们第一次遇到这个词的时候,就是这么记住的:“跑”,嘴里说着;“跑”,然后念。这个周期...

按照这种学习方法,你甚至可以一天背几百个单词。但是第二天,你问自己昨天的单词,你真的掌握了几个单词。如果能掌握其中的十分之一,就很不错了。

这是语言学习中的禁忌之一,贪多求快,不求多解。语言学习一定要“小、精、深”。每一个字都要深挖到“V”字形的底部,然后才能真正用起来。

语言,说到底,就是交流。怎样才能把握住一个词的意思?抛开各种单词书,买本英汉词典,查查它的英文解释。

当然,死记硬背学的单词也不能说完全没用。通过这些单词,你可能不会拼写或发音,但你可以在阅读中识别它们。有了“似曾相识”的模糊记忆和上下文推断,也许就能猜出它们的意思,读得顺口。

我们学不好英语。第二个错误是我们忘了练耳朵。语言学家证明,打开“耳朵”是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听比看更重要。

以词汇学习为例,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基石。如上所述,很多人只是背单词,并没有深究单词的真正含义。很多人对单词的发音只有初步的了解,读不准或者根本读不准。这样学出来的英语就是哑巴英语。

英语词汇,其实分为“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前者,如上所述,可以称为“阅读词汇”,是死的,还没有激活。知道它或“半知道它”可以帮助你阅读,换句话说,你只能“理解”它,而不能“理解”、“用它说话”或“用它写作”。

“积极词汇”又称“听/说词汇”,是一个激活词,是形(拼)、音(音)、义(意)三者结合的词。对于这个词,你已经有了“条件反射”。你可以认识它,理解它,在说和写中运用自如。

什么是“条件反射”?当你听到一个单词的时候,你可以立刻反应出它的确切形状和对应的目标语言(意思),而不用停留半秒钟。比如“男孩”、“书”、“水”之类的词,就是我们的“正词”。我相信所有学过英语的人都应该已经很了解它们,并且运用自如。

这是什么?这些话我们看的、听的、写的太多了。他们的“形、音、意”的通道都被打开了。

形、音、义是一个词不可分割的三部分。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真正学会,才能激活这个词。否则,你记忆的单词还处于“阅读词汇”阶段,还没有转化为“听力词汇”。这是我们英语学习的最大误区,所谓的“哑巴英语”。原因在于,多年来,我们掌握的词汇90%都是被动的、死的“阅读词汇”,而主动的、活的“听/说词汇”存量太少。

怎么做?“小而精而深”并反复练习。

我在学习口译的时候,每天有6个小时的课程。在词汇学习阶段,老师只要求我们掌握10个单词,并要求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说、写。说到恶心,我把它们练的很彻底,形成了一个反射,对它们的熟悉程度达到了“男孩”“书”“水”。

两年后,我依然可以自如地运用当时掌握的百字。原因是它们成了我的“正话”。

髓鞘的原理,相信有朋友听说过。语言学家发现,人类大脑皮层中有一层髓鞘,与我们的语言密切相关。它处于“睡眠”状态。为了接受一种新的语言,我们不得不反复刺激它来唤醒它。

这就是我们需要通过反复阅读和聆听来刺激单词的生理原因。

朋友们,检查一下你们背过的单词。不要急着学,停下来看看自己有多少“正话”。对于你的大部分“阅读词汇”,每天量化10-20个单词,从头再来,反复刺激激活,使之都达到“男孩”、“书”、“水”的熟练程度。

只有这样,你的语言才会最终活起来。

英语到底怎么学?

其实在上面的文章里,我已经讲过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口读、耳听、反复刺激,把“消极的话”变成“积极的话”。

接下来我就说说我自己经常用的几种方法。

1.SI学习方法

“SI”是Sight-interpret ing的英文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视觉翻译”的意思。这种方法在口译中经常使用,是口译专业的必修课。其实我不是英语专业出身,但我深深认同这种方法的精妙之处。

你什么意思?就是你拿到一份中/英文材料后,用英文/中文大声说出来。最好配个录音笔,录下自己的翻译。每次翻译完后,停下来听自己的录音。

具体怎么操作?

以新概念教材为例。学习新概念时,不要看英文课文,先看课文后的中文翻译,快速默读,找出不会翻译的地方,查字典,理解英文表达,大声朗读这些单词,直到真正掌握为止。做完这个工作,开始第一个练习。

在视觉翻译的过程中,要认真,要确保句子语法正确,发音标准,卡住的地方要跳过去,这样才能保证文字连贯流畅。

第一次录音后,认真听自己的录音,把翻不出来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参考书解决这些“路障”。然后,开始视觉翻译的第二次录音练习。之后,第一次做工作。

一般来说,一个译本的视觉翻译练习至少要做三遍。3遍之后,打开英文原文,听听自己的录音,对比一下,找出自己和原文的不同之处。这些“不同”才是你要仔细考虑和研究的地方。

文章开头就提到,“朱总理你好。我是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我相信你的翻译肯定达不到“我是BBC的相关人士”的正宗标准。做一个有良心的人,把自己的误译或者不标准的地方写下来,大声朗读激动人心的地方,直到彻底了解为止。如果想纠正发音,也可以将自己的录音与原声音频进行对比,找出“差距”。

好了,在与原文进行对比,并确定前三次视译的错误已经被“激活”后,抛开原文,看中文,记录第四次视译。之后,重复第一次的工作。

相信我,即使是第四遍,已经对比过原文,你在翻译实践中还是会遇到“障碍”的。一般在对比了原文之后,至少还需要两个以上的视觉翻译。也就是说,对于一段材料,我们至少要做五遍的视觉翻译和录音练习。

当然,如果第五次练习后还是达不到流畅连贯的程度,练习10次100次也不为过。

实践材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实践来选择,比如劳动人民。从事IT的话可以在里面找英文资料,从事建筑行业的话可以找建筑方面的资料。前提只有一个。你要找的中英文资料要有标准的翻译,最好有标准的音频供你参考。

视觉翻译是一种训练语言能力的综合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词汇量,还可以提高口头表达和翻译写作能力。试试看。

2.跟踪阅读法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方法。就等一段英语开始打两三个单词,然后自己开始读。

这种方法遵循模仿的原则,是语言学习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阅读后有两种方式可以遵循,逐句阅读,直到整篇文章写完;另一种是用原声读整段或整篇文章。后一种方法对整篇文章的把握有很好的效果。推荐。

前期要反复使用跟读的方法。有些发音优美的文章,值得反复阅读,直到能背诵为止。

许多人已经或正在使用美国之音作为自己的学习材料。因为我在学习VOA的时候用的是后续练习。至于如何学习新闻,在这里,请分享详细的学习步骤如下,供大家参考:

1.第一次听新闻,不看课文。听完后,用2-3句话概括新闻大意,在纸上写下理解百分比。

2.不读课文,再听一遍新闻。重复第一步,看看是否能听到更多细节。可以把新闻的大意写在纸上,有能力的朋友可以尝试用英语概括大意。

3.第三遍听新闻,问自己几个问题(可以边听边做笔记)。以我之前听到的一条新闻为例。

(1)俄罗斯人是怎么抽烟的?

(2)新闻中提到了哪位俄罗斯官员?他对禁烟持什么态度?你为此做了什么?

4.如果以上问题都能回答,接下来就是逐句听,然后根据课文用波浪线把每个句子中的生词画出来,模仿录音,每个生词至少大声朗读5遍。

5.仔细听一分钟,确保每个句子和单词都能听懂。

6.试着自己根据课文翻译新闻。

7.再听一遍细节,确保每个细节都能很容易听出来。

8.跟读并记录。

9.重写新闻(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检查自己是否真的看懂了新闻;二是训练把握逻辑和总结的能力。最好改写成英文版,然后反复练习,就像在播报新闻一样,可以反复录制。如果觉得难,可以先把新闻改写成中文,再翻译成英文。改写后的新闻文体可以更灵活,人名可以更改,逻辑顺序可以与原新闻不同,措辞可以更简单,但必须符合新闻联播的5w、1h原则。)。

10.把生词整理在笔记本上,五人一组复习,当天晚上一次,三天一次。

我跟踪美国之音新闻两年多了,边跟踪边记录,然后通过对比来修正。一开始,我完全跟不上。经过三个多月的训练,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说实话,下班后我会很懒,很久没运动了。写完这篇文章,我决定重新捡起来。否则我自己做不到,也说服不了别人。

3.让英语成为“背景音乐”

什么是背景音乐?背景音乐是那种很多时候你根本意识不到的音乐,却像耳虫一样,在你耳边回响。它们一直都在,你非常熟悉它的旋律。

英语“背景音乐化”是我自己硬币的一个词,就是随时随地播放英语素材,家里拖地,地铁上,走路,不用仔细听,也不用明白什么意思,放出来就行。

这样做的好处是给自己创造一个“语言环境”。我们不都在抱怨没有学习语言的环境吗?自己创造。长时间沉浸在英语中,你的语音语调会逐渐变得规范。

和很多人一样,学习日语也只是通过看日剧。以前学日语的时候,班里有个男生发音很地道。一开始我们都以为他在日本生活过,问他,他说哪里?他只是从小喜欢看日剧。

本人喜欢美声,练过一段时间美式发音。听了一年多的老友记,无论在图书馆、跑步还是在床上睡觉,耳机里都是老友记,让我对每一句台词的语音语调都非常熟悉,会不自觉的模仿。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去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应聘兼职口语讲师。面试的老师用英语和我交流后,告诉我她很喜欢我说英语的感觉,很舒服,就像在美国生活一样。

现在我每天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点开英文资料,或者BBC新闻,或者英文纪录片,或者英文电影。房间里全是英语,我就把自己放在一个英语环境里,自己干点别的。

英语 单词 自己的 翻译 英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