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fdisk详细命令_Linux中的fdisk命令简介
1.命令简介
fdisk命令用于创建和维护磁盘分区表。它使用的是传统的问答界面,而不是fdisk的类似于cfdisk的交互操作界面,使用起来不方便,但功能却丝毫不打折扣。兼容DOS分区表,BSD或SUN磁盘列表。
2.命令格式
fdisk [-uc] [-b扇区大小] [-C柱面] [-H磁头] [-S扇区]设备
fdisk-l[-u][设备。]
fdisk -s分区。
fdisk -v
fdisk -h
3.选项描述
-b[扇区大小]:指定硬盘的扇区大小;可用值为512、1024、2048、2048或4096;
-c:关闭DOS兼容模式;
-c [cyls]:指定柱面的数量);硬盘的;
-h [heads]:指定硬盘的头数,不是物理值,作用于分区表。合理值为255和16;
-s[senses]:指定每个磁道的扇区数,当然不是物理值,而是用于分区表。一个合理的值是63;
-l:列出指定设备的分区表,然后退出。如果没有给定的设备,使用/proc/partitions中提到的那些设备(如果有的话);
-u:列出分区表时,给出扇区大小,而不是柱面大小;
-s [partition]:以块为单位显示指定分区的大小;
-v:显示版本信息;
-h:显示帮助信息。
阅读以上选项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区块和扇区的区别。
扇区是硬盘最小的存储单位,块是文件系统最小的访问单位。一般来说,一个扇区大小为512B,一个块大小为4KB,一个块由连续的8个扇区组成。
(2)要理解以上选项的含义,需要了解磁盘的物理组成结构和相关概念,比如扇区、柱面、磁头等部件的具体含义。请参考硬盘的存储原理和内部架构。
4.常见示例
(1)列出指定设备的分区。
[root @ add _ friend _ protect/home/oicq]# fdisk-l/dev/sda
Disk /dev/sda: 300.0 GB,299966445568字节
255个磁头,63个扇区/磁道,36468个柱面
单位=16065 * 512的柱面=8225280字节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字节/512字节
I/O大小(最小/最佳):512字节/512字节
磁盘标识符:0x0009808c
设备启动开始结束块Id系统
/dev/sda1 * 1 1306 10485760 83 Linux
/dev/sda 2 1306 1566 2088960 82 Linux交换/Solaris
/dev/sda 3 1566 4177 20971520 83 Linux
/dev/sda 4 4177 36469 259387694 83 Linux
fdisk -l的相关值解释如下:
第一行显示硬盘/dev/sda总大小为300.0 GB;
第二行,heads代表硬盘磁头数,也就是磁盘数,因为磁头数等于磁盘数。那么63扇区/磁道表示每个磁道被分成63个扇区。共有36468个汽缸,汽缸是最小的分区单位;
第三行显示每个柱面单元为8225280字节,柱面单元大小=头数*每道扇区数*扇区大小=255 * 63 * 512b=8225280b
第四行显示扇区大小为512B;
第五行显示硬盘最小最好的存储单位是512字节,等于扇区大小,因为扇区是硬盘最小的存储单位;
第六行表示硬盘标识符是0x0009808c。
第七行表示每个分区的相关参数的含义。
设备:分区名;
Boot:是否是活动分区。活动分区只能是主分区,一个硬盘只能有一个活动主分区;硬盘的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总数不能超过4个。硬盘分区遵循“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顺序原则,删除分区则相反。
主分区:一个硬盘可以分成多个主分区,但没必要分那么多,一个就够了。
扩展分区:主分区之外的硬盘空间就是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通过再次划分扩展分区得到。
Start:分区柱面的起始下标;
End:分区柱面的结束下标;
区块:该分区的块数量。当前文件系统块=2 *扇区,所以块数量=(结束-开始)*柱面的扇区数/2=1305*255*63/2=10482412.5;
Id:各种分区的文件系统不同,如有WindowsNT文件系统(NTFileSystem的缩写)分区,fat32分区,ext3分区,交换分区等。每一种文件系统都有一个代号,对应这里的身份证。常见的文件系统身份证明有:
法特32延长,只限于扩展分区。
86:NTFS。
7:HPFS/NTFS
乙:FAT32。
83:Linux Ext2。
82:Linux交换区。
系统:文件系统名称。
总结:
一个磁盘的大小=一个柱面大小*柱面的总数=磁头数量*每个磁道上的扇区数*一个扇区大小*柱面总数
即:
磁盘大小=8225280*36468=299959511040字节=299GB=255*63*512*36468
上例中显示出的硬盘大小与实际计算出来的有少许出入,这个不必太在意,Linux显示的这些数据不会十分精确。
(2)对指定设备进行分区并挂载。
第一步,选择要进行操作的磁盘,进入问答式界面。
fdisk/开发/sdb
第二步,输入m列出可以执行的命令。
命令(m表示帮助):m
命令动作
切换可启动标志
编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软件(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的缩写)磁盘标签
切换磁盘操作系统兼容性标志
删除一个分区
列出已知的分区类型
我打印这份菜单
n添加新分区
o创建一个新的空磁盘操作系统分区表
打印分区表
问:不保存更改就退出
创建一个新的空太阳磁盘标签
不要更改分区的系统身份证明(identification)
u更改显示/输入单位
验证分区表
w将表写入磁盘并退出
x额外功能(仅限专家)
第三步,输入p列出磁盘目前的分区情况。
磁盘/开发/sda: 300.0 GB,299966445568字节
255个磁头,63个扇区/磁道,36468个柱面
单位=16065 * 512的柱面=8225280字节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字节/512字节
输入输出大小(最小/最佳):512字节/512字节
磁盘标识符:0x0009808c
设备启动开始结束块身份系统
/dev/sda1 * 1 1306 10485760 83 Linux
/dev/sda 2 1306 1566 2088960 82 Linux交换/Solaris
/dev/sda 3 1566 4177 20971520 83 Linux
/dev/sda 4 4177 36469 259387694 83 Linux
第四步,输入d然后选择分区,删除现有分区。
命令(m表示帮助):d
分区号(1-4): 1
命令(m表示帮助):d
选定的分区2
命令(m表示帮助):d
选定的分区3
命令(m表示帮助):d
选定的分区四
第五步,输入n建立新的磁盘分区,首先建立两个主磁盘分区。
命令(m表示帮助):n
命令动作
e扩展
p主分区(1-4)
p //建立主分区
分区号(1-4): 1 //分区号
第一个气缸(1-391,默认为1): //分区起始位置
使用默认值一
最后一个柱面或尺寸或尺寸m或尺寸K (1-391,默认为391): 100 //分区结束位置,单位为柱面
命令(m表示帮助):n //再建立一个主分区
命令动作
e扩展
p主分区(1-4)
p
分区号(1-4): 2 //分区号为2
第一个气缸(101-391,默认为101):
使用默认值101
最后一个圆柱或尺寸或尺寸m或尺寸K (101-391,默认为391):200米//分区结束位置,单位为M
第七步,确认分区建立成功。
命令(m表示帮助):p
磁盘/开发/sdb: 3221 MB,3221225472字节
255个磁头,63个扇区/磁道,391个柱面
单位=16065 * 512的柱面=8225280字节
设备启动开始结束块身份系统
/dev/sdb1 1 100 803218 83 Linux
/dev/sdb2 101 125 200812 83 Linux
第八步,再建立一个逻辑分区。
命令(m表示帮助):n
命令动作
e扩展
p主分区(1-4)
e //选择扩展分区
分区号(1-4): 3
第一个气缸(126-391,默认为126):
使用默认值126
最后一个柱面或尺寸或尺寸m或尺寸K (126-391,默认为391):
使用默认值391
第九步,确认扩展分区建立成功。
命令(m表示帮助):p
磁盘/开发/sdb: 3221 MB,3221225472字节
255个磁头,63个扇区/磁道,391个柱面
单位=16065 * 512的柱面=8225280字节
设备启动开始结束块身份系统
/dev/sdb1 1 100 803218 83 Linux
/dev/sdb2 101 125 200812 83 Linux
/dev/sdb3 126 391 2136645 5扩展
第十步,在扩展分区上建立两个逻辑分区。
命令(m表示帮助):n
命令动作
l逻辑(5或以上)
p主分区(1-4)
l //选择逻辑分区
第一个气缸(126-391,默认为126):
使用默认值126
最后一个圆柱或尺寸或尺寸m或尺寸K (126-391,默认为391):400米
命令(m表示帮助):n
命令动作
l逻辑(5或以上)
p主分区(1-4)
l
第一个气缸(176-391,默认为176):
使用默认值176
最后一个柱面或尺寸或尺寸m或尺寸K (176-391,默认为391):
使用默认值391
第十一步,确认逻辑分区建立成功。
命令(m表示帮助):p
磁盘/开发/sdb: 3221 MB,3221225472字节
255个磁头,63个扇区/磁道,391个柱面
单位=16065 * 512的柱面=8225280字节
设备启动开始结束块身份系统
/dev/sdb1 1 100 803218 83 Linux
/dev/sdb2 101 125 200812 83 Linux
/dev/sdb3 126 391 2136645 5扩展
/dev/sdb5 126 175 401593 83 Linux
/dev/sdb6 176 391 1734988 83 Linux
命令(m表示帮助):
从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硬盘sdb我们建立了2个主分区(sdb1,sdb2),1个扩展分区(sdb3),2个逻辑分区(sdb5、sdb6)。
注意: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磁盘号位1-4,也就是说最多有四个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逻辑分区开始的磁盘号为5,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没有sdb4的。
最后对分区操作进行保存:
命令(m表示帮助):w
分区表被改动了!
调用ioctl()重新读取分区表。
同步磁盘。
建立好分区之后我们还需要对分区进行格式化才能在系统中使用磁盘。
在sdb1上建立ext2文件系统。
[root @ localhost ~]# mkfs。外部2/开发/SD B1
mke2fs 1.39(2006年年5月29日)
文件系统标签=
操作系统类型:Linux
块大小=4096 (log=2)
碎片大小=4096 (log=2)
100576个信息节点,200804个数据块
为超级用户保留10040个块(5.00%)
第一个数据块=0
最大文件系统块数=209715200
七个块组
每组32768个块,每组32768个片段
每组14368个信息节点
存储在数据块上的超级数据块备份:
32768, 98304, 163840
写入信息节点表:完成
写入超级块和文件系统记帐信息:完成
这个文件系统将每32次自动检查一次
180天,以先到者为准。使用tune2fs -c或构成来自拉丁语、结尾为-us的名词的复数来覆盖。
在sdb6上建立ext3文件系统。
[root @ localhost ~]# mkfs。ext3/dev/sdb 6
mke2fs 1.39(2006年年5月29日)
文件系统标签=
操作系统类型:Linux
块大小=4096 (log=2)
碎片大小=4096 (log=2)
217280个信息节点,433747个数据块
为超级用户保留了21687个块(5.00%)
第一个数据块=0
最大文件系统块数=444596224
14个块组
每组32768个块,每组32768个片段
每组15520个信息节点
存储在数据块上的超级数据块备份: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写入信息节点表:完成
创建日志(8192块):完成
写入超级块和文件系统记帐信息:完成
这个文件系统将每32次自动检查一次
180天,以先到者为准。使用tune2fs -c或构成来自拉丁语、结尾为-us的名词的复数来覆盖。
[root@localhost ~]#
建立两个目录/oracle和/web,将新建好的两个分区挂载到系统:
[root@localhost ~]# mkdir /oracle
[root@localhost ~]# mkdir /web
[root @ localhost ~]# mount/dev/SD B1/Oracle
[root @ localhost ~]# mount/dev/sdb 6/web
查看分区挂载情况:
[root@localhost ~]# df -h
文件系统容量已用可用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vol组00-logvol 00
6.7克2.8克3.6克44% /
/dev/sda1 99M 12M 82M 13% /boot
tmpfs 125M 0 125M 0% /dev/shm
/dev/sdb1 773M 808K 733M 1% /oracle
/dev/sdb6 1.7G 35M 1.6G 3% /web
如果需要在每次启动时自动挂载,则需要修改/etc/fstab文件并添加两行配置:
[root @ localhost ~]# vim/etc/fstab
/dev/VolGroup00/LogVol00/ext3默认值1 1
LABEL=/boot /boot ext3默认值1 2
tmpfs /dev/shm tmpfs默认值0 0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sysfs /sys sysfs默认值0 0
过程/过程过程默认值0 0
/dev/VolGroup00/LogVol01交换交换默认值00
/dev/sdb1 /oracle ext2默认值0 0
/dev/sdb6 /web ext3默认值0 0
参考
[1] fdisk(8)手册
[2] Linux命令百科。fdisk命令
[3]磁盘的块大小和扇区大小。
[4]fdisk-l命令的详细说明
给我们发送word command来获得“一天一个Linux命令”系列的完整目录。
- EOF -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跳转。
1、每天一个Linux命令(120): tee命令
2、每天一个Linux命令(119): Echo命令
3、每天一个Linux命令(118):重命名命令
原标题:每天一条Linux命令(124): fdisk命令
文章来源:【微信微信官方账号:Linux爱好者】欢迎添加关注!请注明文章出处。
标签:分区磁盘大小
- 1bat的大数据(BAT的大数据来源)
- 2三星s8屏幕上端2(三星s8屏幕上端2个按键)
- 3三星屏幕坏了如何导出(三星屏幕摔坏了如何导出数据么)
- 4红米3x怎么关闭自动更新(红米k40s怎么关闭自动更新)
- 5微信上防止app自动下载软件怎么办(微信上防止app自动下载软件怎么办啊)
- 6押镖多少钱(押镖一个月有多少储备金)
- 7瑞星个人防火墙胡功能(瑞星个人防火墙协议类型有哪些)
- 8cf现在等级是多少(cf等级2020最新)
- 9老滑头多少条鱼(钓鱼老滑头有什么用)
- 10WPS自动调整语法(wps如何修改语法)
- 11dell控制面板防火墙(dell的防火墙怎么关闭)
- 12丑女技能升多少(丑女技能需要满级吗)
- 13智能家居系统怎么样(智能家居系统好吗)
- 14戴尔屏幕(戴尔屏幕闪烁)
- 15y85屏幕信息(vivoy85息屏显示时间怎么设置)
- 16魅蓝note3屏幕出现方格(魅蓝note屏幕竖条纹)
- 17v8手指按屏幕(触屏手指)
- 18金为液晶广告机(液晶广告机lb420)
- 19三星显示器怎么校色(三星显示器 调色)
- 20hkc显示器dvi音频(hkc显示器有音响么)
- 21康佳液晶智能电视机(康佳液晶智能电视机怎么样)
- 22做液晶画板电脑(做液晶画板电脑怎么操作)
- 23液晶屏极化现象原理(液晶屏极化现象原理是什么)
- 24企业网络安全防火墙(企业网络防护)
- 256splus黑屏屏幕不亮(苹果6s plus屏幕突然黑屏)
- 26充电导致屏幕失灵(充电导致屏幕失灵怎么办)
- 27超极本屏幕旋转(笔记本电脑屏幕旋转,怎么转过来?)
- 28igmp防火墙(防火墙配置ipv6)
- 29荣耀王者多少经验(王者荣耀经验多少一级)
- 30lol老将还剩多少(qg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