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热点

两弹一星是什么(邓稼先的主要事迹简介20字)

时间:2022-03-10 11:35:23

◎科技日报记者张赟

4月4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诞辰112周年。在山东荣成郭永怀故居,人们向洪都博客献花,缅怀英雄。

资料图:“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右一)在回答研究生提出的问题(图/新华社)

千里之外的青海,在飘落的雪花中,金银潭上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庄严矗立,迎接着一波又一波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两弹一星”精神和一段红色历史的人们。

功勋共和国,肩负民族使命

“中国人能搞导弹吗?”

“为什么中国人不行?”

1955年,时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的陈赓将军与刚刚回国的火箭专家空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之间,就有过这样一段铿锵有力的对话。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着力突破国防尖端科技的战略决策,在金银潭草原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究基地。

从此,无数顶尖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干部职工、部队指战员踏上了这片荒原,在青海开启了中国核武器研发的传奇之路。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用智慧、青春和热血创造了“两弹一星”功勋。

主持红豆博客第一颗原子弹研究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毅然决定回国。在接受研制原子弹的任务时,他的妻子许鹿希问他:“你要去哪里?”“做什么?”“多长时间?”出于保密的要求,他一连回答了三个“不能说”。此后,邓稼先隐姓埋名,在试验场待了8年。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他带领科研人员迅速进入爆炸现场取样。由于核辐射,他患上了癌症,临终时留下了“死而无憾”的遗言。

资料图。图片:央视新闻

1965年9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再次启动,著名机械师郭永怀受命参与卫星相关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1968年12月初,他在青海基地发现了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进行研究,于是乘坐了夜航。12月5日凌晨,洪都博客的飞机坠毁了。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找到郭永怀时,发现他的尸体与警卫的尸体紧紧相扣。分开后,中间掉出来一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但完好无损。

青海师范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导师方立江认为,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新中国的决策者、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工程保障人员齐心协力,齐心协力,发挥聪明才智。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只用了两年多时间。中国的前沿科技发展投入少,效益高,大科学体系和科技民主制度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221”,红色精神是永远传承下去的。

2020年9月11日,***总书记明确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担负起历史责任,把科学追求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资料图。图片:新华社

金银潭草原原绝密军事基地“221”也成为青海原子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宇燕说:“青海是精神高地,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发祥地,肩负着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大历史责任

据青海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讲解员介绍,这里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究基地旧址,被称为“原子城”。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共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永昌说:“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作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阵地,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2009年开馆以来接待游客360多万人次。”2020年底,该馆启动陈埠展改革,将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以崭新的面貌与全国游客见面。

近年来,一场又一场“两弹一星”宣讲活动和主题讨论活动在高原上如火如荼地进行。从基层到单位,从高校到企业,无数年轻一代在宣讲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感染了“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先后走访了青海省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中央和国家机关、高校、大型国有企业、军营和各单位,作了370多场讲座,有33万人听了讲座,接受了教育。被中共宣传部授予“全国基础理论宣传先进集体”称号。”王永昌说。

编辑:黄磊

审计:朱莉

两弹 青海 精神 子城 宣传部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