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热点

满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满族简短小故事)

时间:2022-03-11 17:30:09

(墨林阁满族书法作品:清明)

一、清明节

今天,4月4日,清明节,西方有个节日,离清明节有点近。复活节的日期没有确定。它是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清明节的主要内容是纪念祖先或先人,到坟前立碑。简单来说,每个人生来就有死亡,这是纪念死者的活动。在复活节,基督教纪念耶稣在受难后的第三天复活。其中就有红豆博客。人们反思死亡,期待复活。所以单从节日的意义上来说,清明节只是停留在死人的层面,而复活节给人更多的希望,就是在生命死亡之后,依然充满希望,期待着未来的复活!

每年清明节,很多地方的满族家庭都会举行家庭祭祀或者祭祖活动,满族文化网在往年清明节的洪都博客上也做了很多报道。但是说到历史,清明节祭祖或者上坟真的不是满族的习俗,而是完全的汉族习俗。满族人永远不会去清明节。

满族文化网认为,因为满洲不同于中原,所以清明在中原是万物复苏,气候变暖。满洲的气候比中原冷得多。到了清明,也就是冬末刚过,渔猎民族就开始上山打猎或采集人参。如果是满洲的农业,清明时期,生活在农村的满族人都在忙着种地。以前有句流行的顺口溜:“二月清明麦第一,三月清明麦第二。”是二月清明,清明前播种,三月清明,清明后播种。清明节前后,我忙着种麦子,清明节就不祭祖,不上坟了。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各民族形成的风俗习惯自然不同。满族人也选择向其他民族文化学习,学习先进的、适合自己的。清明节作为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满族人有自己纪念祖先的节日,不在清明节。

进入民国以后,满人的所谓汉化,只是说明外人分不清自己在级别上是不是满人。比如老满族改姓汉族,民族登记可能也会填汉族,就是怕歧视。但是,根深蒂固的民俗不可能完全汉化。因此,即使在民国时期,满族也没有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

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烈士墓,悼念烈士。新一代满族上学时,形成了清明扫墓的认识。2008年,中国传统节日被国家定为法定假日,全国人民都放假了,再加上各种媒体的宣传。尤其是随着节日,满族人才开始追随汉族,形成了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

(此图由夫差茂林制作)

二月和三月节

那么满族也有类似清明节的节日吗?是的。

满族人的节日称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满族文化网也在各种节日中探讨历史渊源。满洲里的节日习俗称谓多以月为单位,如五月节、八月节等。这个类似清明节的节日被称为三月节。又称“墓祭”,是满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五举行(有些地区在四月初举行)。

三月节,满族人祭拜祖先,或者在家里,或者在祖先的墓地。

向满族祭祀时,要供奉供品,一般包括蒸子孙饼、子孙饺子、制作方子肉(整块猪肉)使用,或猪头、猪腿、一条完整的带头尾的鱼、点心、水果等。

在三月节,满洲里的人们制作并饮用酸茶。所谓酸茶在满洲叫,就是老北京旗号叫的豆汁。

满族祭祀用的香与汉族不同,故称鞑靼香。

清朝到了,很多人都要讲等级了。

等级不同,墓的高度也会不同。一级军官墓高18尺,二级军官墓高每天16尺,三级军官墓高12尺,四级军官墓高10尺,四级军官墓高10尺,五级军官墓高8尺,普通人墓高不能高于6尺。

除了三月节之外,满族人还有几天可以扫墓纪念祖先,通常是在7月15日,在农历十二月春节前,即农历三十月三十日或之前,他们通常会在单日扫墓。

三十年祭祖,晚上吃肉。如果当年有个老人去世了,他会在30号晚上去扫墓送灯。如果当年没死,可以去也可以不去。

在过去30年的夜晚,我们为我们的祖先焚烧行李。所谓烧行李,类似于今天的快递,是辽金时期女真的习俗。意思是过年了,一家人都过得好,给祖宗汇点钱,让祖宗在另一个世界过上好日子。用烧纸糊一个大信封,写下祖先的地址,和烧纸钱一起烧掉信封,这是满族人的负担。

第三,插入佛

这是我们的长期合作者,满族剪纸艺术家关,他提供了《茶佛托》这首民歌,并说这不是舞台表演,而是真实的民俗文化、习俗、真实的生活。

满族人上坟不像汉族人烧纸,而是插佛。

佛是音译,可以选择不同的汉字,就这个音。这是一个书面语,老满族旗人的口头语叫佛头,原意是“插柳”。佛头由柳枝、玉米芯骨和剪纸花制成,类似一个有头、有身、有脚、有衣服的假人。柳枝是手指粗、四尺长、削皮削尖的直柳枝。柳条顶上,串着两根玉米芯骨头。老张家口碉堡叫玉米骨头,并排串在柳条顶上。这是佛头的骨架。用草纸染色制作佛头头枕。头枕是用纸卷做成的托盘,呈圆形,绑在佛头的玉米骨上,用来做花架。佛头是用纸扎的大花,花也是用草纸染的五颜六色的花。把大花扎在花托上,然后用彩纸把玉米骨包起来,做一个漂亮的佛头。

满族插佛祖起源,因为古代满族经常迁徙。为了给坟墓做标记,他们插入一根棍子,并在上面绑上一个物体。后来逐渐演变为插佛。

还有另外两种解释佛起源的方法。

一个是佛母救老(努尔哈赤),佛母被李杀死时衣冠不整,说明人们在祭祖时对她舍身救可汗王的恩情念念不忘。堆在玉米上的彩纸耳朵象征着佛母的头发。

还有一种说法是,折在佛像上的钱形五彩纸,寓意财源滚滚,俗称“摇钱树”。

还有灯笼要给,所以要用白面蒸成灯碗,棉线拧豆油灯也不能用蜡烛代替,因为民间说蜡烛对下一代不好。现在一般都换成电池灯了。

满族人也有自己祭祖的仪式和习俗。

满族祭祖时,举旗的妇女和披甲的士兵是不用磕头的(由于行动不便,后来引申为满族妇女不扣头不扣手的习俗)。

这个动作是先弯曲右腿,下跪,然后举起右手梅绮,这叫:手拍。

满洲祭祀男女分开,先男后女。

第四,插入柳枝

柳树很肥沃,喜欢生长在水边。古代满族视维生素为生命的象征。

满族神话中有刘星神,满语叫佛陀乌西哈,相当于刘苏。其形如柳枝,是掌管生育的女神。

满族人自古以来就有祭祀杨柳,用杨柳祭祀水神的习俗。

前面说过,插佛源的神话是佛母救了老汪涵。其实佛母是很早满族人祭祀的神。在清代稿中,所有的“佛母”都被视为“佛罗多母亲、母后阿弥陀佛”(全语意是刘的第一个母亲或子孙和皇后)。

《满洲四礼》记载了这个神的祭祀仪式:“佛力佛多”翻译成中文是“求柳枝头福”,“埃莫西”翻译成后代。这位女神在满族家庭祭祀或野祭中广受尊崇,连皇帝、皇后都要亲自祭拜。

可见,插佛和柳枝是相通的,意思是一样的。

那为什么老坟和新坟有区别?

作者认为,新坟主要是祈祷和祝愿刚刚逝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所以插佛是摇钱树的意思。对于老坟来说,是曾经的祖先,更多的是纪念祖先,祈求祖先保佑我们这些陌生人。

满族人有向祖先求子的习俗,即在祖先坟前埋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纸剪成的人,意为求子、求平安。连孩子都是红豆博客希望孩子一个个来。

满族有句古话,“子入洞,子成群抬”,就是说人葬在坟前,祈求子孙兴旺。

我想,插柳枝也是在祈求祖先保佑我们生活富足。

满族家庭还用柳木雕刻神像和玩偶,树柳祈福,孩子们用榆木维生素弓练习射箭和射柳。

动词 (verb的缩写)其他习俗

满族人可以在家祭祖,也可以在祖先的墓地祭祖。

向满族祭祀时,要供奉供品,一般包括蒸子孙饼、子孙饺子、制作方子肉(整块猪肉)使用,或猪头、猪腿、一条完整的带头尾的鱼、点心、水果等。

满族祭祀用的香与汉族不同,故称鞑靼香。

清朝到了,很多人都要讲等级了。

等级不同,墓的高度也会不同。一级军官墓高18尺,二级军官墓高每天16尺,三级军官墓高12尺,四级军官墓高10尺,四级军官墓高10尺,五级军官墓高8尺,普通人墓高不能高于6尺。

现在,在清明期间,一些地区的满族人会举行祭祖或八旗的仪式。

清明期间,满族人还有放风筝、踏春、射柳的习俗。

作者夫差·春兵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出品。

满族 清明节 祭祖 祖先 习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