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与相权(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皇权与相权(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自秦朝开始,中国便进入了大一统的帝国时代,中间虽有反复,但终究都归于一统。在统一的朝代,最高权力似乎都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生杀予夺,全凭皇帝一人喜怒。而事实并非如此,皇帝虽为最高领袖,但其精力和能力毕竟有限,所以事实上他往往要与他人分享一部分权力。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承接这部分权力的,通常是宰(丞)相,是故这部分权力称为“相权”。
但对于皇帝来说,自是不愿与人分享权力的,所以皇权不可避免地要与相权发生争夺。可以说,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便是二者的相争史。
图1 历朝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一、汉武帝:皇权VS相权的1.0版
汉朝自建立伊始,便是一个中央政权比较分散的朝代:与汉高祖刘邦共打天下的能人众多,可以说,作为皇帝的刘邦并不是能力最突出的一个,甚至不是出力最多的一个,所以他不可避免地要分出一部分皇权。这点从西汉朝廷的机构设置上可见一斑:当时的皇帝和丞相各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类似于“秘书处”的机构,而两边的组织却大小迥异——皇帝身边有六个部门,即“六尚”服务于皇帝身边的各种事务;而丞相这边共有十三个类似的部门,即“十三曹”。由此可见当时的丞相职权之广泛。
到了武帝一朝,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皇权开始“膨胀”:武帝先是创造性地提升了原本只属于“六尚”之一的“尚书台”的权重和地位,使许多政事由尚书台做出决策后再交由皇帝本人裁定。因为尚书台的官员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而且多从皇帝身边的亲近之人中选拔,故他们与皇帝的利益关联更加紧密,使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这样一来就绕过了原本负责这块的丞相府,使得相权不断被削弱,而皇权由此加强。
图2 刘彻(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汉武帝
这种做法还导致了另一个结果,就是“中(内)外朝廷”之分:由于尚书台的权责不断加强,使得以其为班底、围绕皇帝本人而形成一个“内朝”;而原本由官僚系统选拔上来的那部分官员则称为“外朝”。
但汉武帝的这种做法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中朝权力的过度膨胀。由于皇权的集中,使得许多事情由皇帝亲自处理,但皇帝本人的精力有限,所以不得不把一些事情交由中朝处理,这有进一步助长了中朝的权力;而中朝里的许多官员都是由“非正常”途径选拔上来,故常常会危及国家治理。这也是为什么两汉会不断出现外戚和宦官轮流把持朝政的原因之一。
因此,虽然汉武帝加强了皇权,但同时又形成了新的“相权”。可以说,这是一个“1.0版本”。
图3 宋太祖(927年-976年),即赵匡胤
二、宋太祖:从“独相”到“群相”
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是个十分传奇的人物:他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后又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内部军事上的隐患。而在对待相权的问题上,他也可谓“另辟蹊径”。
宋太祖的思路就是“分而化之”,即把相权尽量分散,避免其过度集中。具体来说,就是将原属于宰相的行政、军事、财政职权分割开来,从而在实质上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首先,在沿用“三省”体制的基础上,分设中书和枢密院,分别掌控行政决策权和军事管理权。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这两个机构。
中书,全称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决策机构,其长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俗称的“宰相”;后又设“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并让其与宰相共议政事;而后又要求二者轮流掌管相印,从而避免一人专权而妄为。
图4 北宋专制主义集权官制体系示意图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另设“枢密副使”若干为副长官。枢密院虽为军事机构,但其正副长官均由文臣担任,与中书无上下级之分,也不一起朝议,而是各自对皇帝负责。从此,宰相不再掌握兵权。
与此同时,宋太祖还设立度支、户部、盐铁“三司”,掌管财政,其长官的地位仅次于副宰相和枢密使,不受宰相直接管辖。
由于“两府三司”的开创性设置,使得相权难以独大,令各个机构互不统属又相互牵制,更便于皇帝掌控。
如果说汉武帝是“架空”宰相而夺权的话,宋太祖则是通过分权来“摊薄”相权。但这种做法同样也有弊端:由于分权导致官僚机构增多,整个官僚队伍迅速膨胀,使得北宋中后期的“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十分突出,给国家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加上与辽、金的数次战争,使整个帝国不堪重负,最终轰然倒塌。
图5 明朝中央集权制
三、明朝:皇权与相权的“拉锯”
明朝最初沿袭元代制度,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废中书省和丞相,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这就相当于把最高决策权又收归于皇帝,使“六部”没有了领导机构,而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和汇报。也即是说,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之事。在这种条件下,皇帝相当于兼任了宰相的职务。至此,皇权政治达到了顶峰。
但明太祖也遇到了和汉武帝同样的问题:军国大事非同儿戏,皇帝即使再能干,也不可能“样样精通”、“面面俱到”。于是,“内阁”制应运而生。
内阁,设于明太祖时期,最初仅是做为顾问机构存在。随着形势的变化,内阁的权力不断增加:明成祖时,内阁开始参预政事,即议事权开始增加;仁宗、代宗时,六部的尚书开始“入阁”,即执行权也归于内阁;明世宗时,更将内阁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于六部尚书之前。至此,原“三省” 中的中书省个尚书省的职权尽属内阁。可以说,内阁就是实际上的宰相,并能对皇帝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经过一百多年,明代的相权又“盖过”了皇权。
图6 清朝官制表
四、军机处:皇权顶峰和相权没落
军机处,创设与清朝雍正年间。雍正即位后,有感于年羹尧和隆科多的教训,开始构思创设一个政治机构,这个机构只服务于皇帝,并又皇帝任命。雍正七年,军机处成立。
在军机处成立后,原有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被彻底架空,所有权力集于皇帝之手。军机处的负责人称为军机大臣,由皇帝挑选内阁中的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等亲信大臣担任。虽然名义上到军机处上班是兼职,但军机大臣都在军机处办公。
自军机处设立后,军国大事概由军机处负责。用兵时,由军机大臣制定战略方针,皇帝批准后,发往前方;前方将领的请示,经由军机处讨论后,奏报皇帝批准,再发往前方。
图7 清朝军机处内景之一
同时,为防止军机大臣独大,军机处亦设军机章京若干。军机章京负责的事务很多,如拟定谕旨、参与案件审理等。其中,拟定谕旨一项堪称要害:一方面,它有利于军机大臣专一于军政事务,提高军机处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让军机章京参预机要,可以分走一部分军机大臣的权力,避免出现大权独揽的情况。
由于军机处不是正式机构,军机大臣也非正式官职,故其一开始就不具备威胁皇权的基础。同时,只有皇帝最亲信的人才能进入军机处,而军机大臣处理的事务均由皇帝交付,所以他们体现的只能是皇帝本人的意志,而不具备任何主动性。故终大清一朝,从未出现如张居正、王安石般的权臣或名相,即便有权势过人如和珅者,也只是靠讨好、谄媚于皇帝而得势,根本谈不上对皇权的制约。
至此,中国历经两千余年的专制政治达到顶峰,皇权彻底压过了相权。
- 1bat的大数据(BAT的大数据来源)
- 2三星s8屏幕上端2(三星s8屏幕上端2个按键)
- 3三星屏幕坏了如何导出(三星屏幕摔坏了如何导出数据么)
- 4红米3x怎么关闭自动更新(红米k40s怎么关闭自动更新)
- 5微信上防止app自动下载软件怎么办(微信上防止app自动下载软件怎么办啊)
- 6押镖多少钱(押镖一个月有多少储备金)
- 7瑞星个人防火墙胡功能(瑞星个人防火墙协议类型有哪些)
- 8cf现在等级是多少(cf等级2020最新)
- 9老滑头多少条鱼(钓鱼老滑头有什么用)
- 10WPS自动调整语法(wps如何修改语法)
- 11dell控制面板防火墙(dell的防火墙怎么关闭)
- 12丑女技能升多少(丑女技能需要满级吗)
- 13智能家居系统怎么样(智能家居系统好吗)
- 14戴尔屏幕(戴尔屏幕闪烁)
- 15y85屏幕信息(vivoy85息屏显示时间怎么设置)
- 16魅蓝note3屏幕出现方格(魅蓝note屏幕竖条纹)
- 17v8手指按屏幕(触屏手指)
- 18金为液晶广告机(液晶广告机lb420)
- 19三星显示器怎么校色(三星显示器 调色)
- 20hkc显示器dvi音频(hkc显示器有音响么)
- 21康佳液晶智能电视机(康佳液晶智能电视机怎么样)
- 22做液晶画板电脑(做液晶画板电脑怎么操作)
- 23液晶屏极化现象原理(液晶屏极化现象原理是什么)
- 24企业网络安全防火墙(企业网络防护)
- 256splus黑屏屏幕不亮(苹果6s plus屏幕突然黑屏)
- 26充电导致屏幕失灵(充电导致屏幕失灵怎么办)
- 27超极本屏幕旋转(笔记本电脑屏幕旋转,怎么转过来?)
- 28igmp防火墙(防火墙配置ipv6)
- 29荣耀王者多少经验(王者荣耀经验多少一级)
- 30lol老将还剩多少(qg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