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傅作义女儿(傅作义之女傅冬菊)

时间:2022-04-06 09:18:58

傅作义女儿(傅作义之女傅冬菊)

内战纷乱,国内时局动荡,祖国一分两派难以统一。

在此人民渴望安定,民族渴望统一之际,涌现了许多为了结束割裂而不惜将自己置于危难之中的伟人,为星星之火又添了一把柴薪。

在动乱平息之后,斗争者们退居幕后,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只留下了一个个传奇的故事,用于激励和警示后人。

而拥有同样报国志向的后生晚辈,却仍旧在追寻前人的脚印,寻找着前进的方向。

思想进步,一心向党

傅冬菊于国人而言,做出的最杰出贡献,莫过于极力劝说自己的父亲傅作义参加和平解放北平的运动。

思想上的觉悟促,使她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也为自己的父亲,争得了一世清名。

傅冬菊的父亲傅作义,原是国民党的二级上将,位高权重、佣兵无数。

1949年初,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率兵攻打北京城,兵临城下之时,傅作义率兵起义,才使得千万北京民众免于战乱。

但这次拉拢和策反傅作义最终促进北平和平解放的工作,却绝非易事。

当时的傅作义身体抱恙,傅冬菊便借着照顾父亲的便利,向他传输党的思想主张,说动父亲和自己统一战线。

在动员傅作义之余,傅冬菊还担任着秘密党员,向组织传递重要情报。

反动派耳目众多,手段卑劣,稍有不慎就会成为黑名单上的铲除对象,这样的工作无异于深入虎穴,凶险异常。

作为一名专业记者,傅冬菊在对民众的思想启蒙和时事剖析上,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一向低调行事的她,却并未对自己的功劳事迹留下只言片语,只是默默退隐,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

策反的成功,一是得益于傅冬菊的悉心劝导,二是傅作义自身的思想主张也与国家统一不谋而合。

投于蒋介石的门下,算是遇人不淑,在相悖的政治倾向的影响下,他在艰难取舍后与反动势力割袍断义。

犹抱琵琶,众说纷纭

晚年的傅冬菊究竟处境如何,各家一直议论纷纷难以统一。有一段时期网络上流传着“傅冬菊晚年凄惨”的猜想。

更有甚者高举着打抱不平的大旗,扬言要为这位获得过解放勋章的英雄鸣冤。

网络上对她晚年生活的表述,主要集中在病痛缠身和家境困苦两个方面。

年轻力壮之时常年奔波劳苦,临老身体落下病根实属在所难免,这是新陈更替的自然现象,无法阻挠。

其次便是谣传傅老的退休金在负担医药费用后已经所剩不多,她与丈夫无人照料,却连保姆的薪水都负担不起。

在鼓吹前人功绩之时,总是会落入将其推上悲壮神坛的狭隘思路中去。

总有笔者认为,只有掏空了自己去奉献,豁出了自己去付出的人,才能称之为伟人,才能在后人回顾历史的时候油然生出敬畏之心。于是,一批鼠目寸光之辈便大行其道,将事实断章取义地随意曲解。

国家和平稳定之后,傅冬菊将自己名下的房产上交给了国家,并且热衷于慈善事业,积极帮助乡村学校搞建设。心存民众是真,但要说落得个“凄凄惨惨戚戚”的下场,实在是有些言过其实。

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以同一种方式去宣传、夸大,一时间竟然分不清真假,混淆了事实。实则,并非要做出巨大牺牲才值得被铭记,后人感恩历史,丰功和伟业并不需要用凄惨处境去衬托。

铅华褪尽,静度晚年

时至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傅老还在新华社香港分社任编辑部副主任。她和丈夫在香港立足多年,经济上的收入应该来说还是比较可观的。

且不说如何富裕,至少衣食无忧,温饱不愁。

新世纪到来,国家繁荣昌盛,傅老才终于可以卸下重任,安度晚年,她还曾随女儿在美国居住过两年。后来傅老返回国内,但三个女儿都于美国定居。

劳苦了一生,才将重心放回了自己的身上。

傅冬菊的起点并不低,出生在官僚家庭中,从小也是锦衣玉食地养着,然而优越的成长环境却并未让他养成奢靡的性格。相反,在经历了动荡年代,亲眼目睹了民众之苦后,却让傅老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作风。

傅老家中置办的家具十分简单,一套布面的沙发也已经许久未曾更换了。于她而言,纷繁奢靡的生活享受过,艰苦难熬的日子也经历过,如今物质上的富足与否,早已不再值得过分考究和追求。

唯一令人惋惜的,就是傅冬菊老人的三个女儿都远在美国,加上年老体弱病痛缠身,她晚年的生活要说如何幸福美满,也太过牵强。但是傅老的医疗费用全权由国家报销,也免去了许多后顾之忧。

傅冬菊于2007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3岁。

可以说,她这传奇的一生跨越了两个时代。对于一个心系民众、心怀国家的人来说,能够见证祖国从割裂到统一,从贫穷到富强,是怎样的倍感自豪与欣慰啊。

眼前之景,不就是他们那一代人,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无数汗水与泪水,苦苦追求的吗。如今我们身在这盛世,享受着先人们的酣睡浇灌出来的胜利果实,更应当铭记历史,感恩社会。

结语

对于那些为国为民的伟人,我们尊崇,却不夸大,我们尊敬,却不盲目崇拜。

在信息杂乱,人人皆媒,万物皆媒的时代,当代青年人更应当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做人云亦云的墙头之草。

国家稳定了,社会富足了,但并不是说,就可以松懈了,可以坐享其成了。

一代伟人的肉体之身离开了,但他们的精神尚存。新一代青年应当接下这个火炬,成为下一代伟人,成为后人的伟人。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伟人,去做那盏明灯,指明前进的方向,去告诉尚在迷途中的后生,怎样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

伟人并不会永生,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都会后继有人。

伟人 傅作义 晚年 自己的 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