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无敌龙书屋(老祖宗的手挥洒出来的精华)

时间:2022-04-06 19:34:13

无敌龙书屋(老祖宗的手挥洒出来的精华)

汉魏晋南北朝书法

马王堆汉墓简 汉竹木简隶书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和竹简,在反映汉初文字的隶变情况方面最具代表性——简幅较宽,书写时便于发挥书法特性。

这组简,从笔画上看,书写者颇能随心所欲地将刚柔不同的笔画揉合在一起。 结构上,其中宫紧凑,四周舒展,左右避让,上下呼应,顾盼有情。特别是其波挑披拂之处,极尽波磔俯仲之能事,有一种变化奇丽的特殊意蕴。再从整体布局上看,其一简之内的黑白布局随意自然,疏朗有致,毫无匠气而显得神彩飞扬。

贤女帖 汉 崔瑗

【释文】

贤女委顿,积日治此,为忧悬憔心,今已极佳,足下勿复忧念。有信来数附书知闻, 以解其忧。

【简介】

崔瑗(78-143),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人。擅草书,点画精微,神变无碍。王隐谓之“草贤”,以工草书于前代。其草书师法杜操,甚得笔势,结字工巧而略疏,与杜操齐名,后世称之为“崔杜”。

宣示表 魏 锺繇

【释文】

所以博示。逮于卿佐,爱同骨肉,殊遇厚宠,圣意所弃,则又割意,必冀良方出于阿是。刍荛之言可择廊庙. 况繇始以疏贱,得以至今日。再世荣名,同国休戚,敢不自量。窃致愚虑,仍不敢献闻。深念天下,今为已平,尚书宣示孙权所求,诏令所报,为前恩。横所盱睨,公私见异, 日达晨,坐以待旦,退思鄙浅。

【简介】

锺繇(155-230),字元常,河南长葛人。官至太傅,世称锺太傅。善书,其书法与以后的王羲之并称“锺、王”,为后世所宗。本帖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特征。本帖与锺繇其他书作《荐季直表》、《力命表》等,都是我国早期楷书的杰出代表,垂范后世。

墓田丙舍帖 魏 锺繇

【释文】

墓田丙舍,欲使一孙于城西,一孙于都尉府,此繇家之嫡正之良者也,兄弟共哀异之。哀怀伤切,都尉文岱自取口痛,贤兄慈笃,情无有已,一门同恤,助以悽怆,如何!

【简介】

《墓田丙舍帖》又称《墓田帖》或《丙舍帖》,全帖共六行,计七十字,历来传为锺繇书法中的名作。在锺繇所书各帖中,《墓田丙舍帖》的特点在于笔致闲雅、构体风流,一种生动流转、点画顾盼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由于在风格上,《墓田丙舍帖》的风流闲雅,有异于《荐季直表》、《宣示表》的古拙朴茂,所以米芾《书史》题为王羲之晚年所书。

文武帖 吴 皇象

【释文】

文武将队,乃得悛臣。整我皇纲,董此不雯。古君子即戎从身,昭其果毅,尚其桓桓。师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鹯。天有泰一,五将三门。

【简介】

皇象,生卒年不详,三国吴广陵江都人,字休明,官至侍中、青州剌史,尤擅章草、八分,时号书圣。传世书迹有《天发神谶碑》、《文武帖》、《急就章》等。前人评他的草书“似龙蠖蛰启,仲盘复行”。

得书帖 晋 张华

【释文】

得书为慰,仆诸惽疾已甚,暂西卧,归还乃悉,比将口反,不具。张华呈

【简介】

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擅书,尤工章草,唐张怀《书断》列为妙品,并评论说体势尤古,可与嵇康媲美。《宣和书谱》评价他“作字尤工草书 ,不在摸仿。其规矩气度,似其人物”。

兰亭序 晋 王羲之 纸本行书 纵24.5X横69.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亊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蛊,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仲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盏,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沬,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令之视昔,悲夫!敁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简介】

唐太宗提倡王羲之书法,百般搜求,尤喜《兰亭序》,死后真迹殉葬昭陵。《兰亭序》曾于唐初有众家临摹本,而以冯承素摹本最为精善,历来俱以真迹视之。此帖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萦带纤细轻盈,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具有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

寒切帖 晋 王羲之 纸本草书 纵25.6X横21.5 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释文】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 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简介】

此帖笔墨斑斓,神韵饱满,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书法艺术珍品。此帖为唐人钩填本,钩填技术极为精妙。

平安帖 晋 王羲之 纸本行书

【释文】

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

【简介】

此帖骨格清奇,笔画各有态势,变化丰富。章法布局疏密得当,有雍容之态,酣畅之情,是王氏行书的典范之作。

快雪时晴帖 晋 王羲之 纸本行书 纵23X横14.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简介】

《快雪时晴帖》,被誉为“三希帖”之首,其行书四行,字体流利秀美。元赵孟頫曾称此帖为“天下第一法书”。《石渠宝笈》收晋人三帖,号称“三希”,此帖列于首位。其为人所重视,由此可见。全帖仅二十八字,但“字势强雄,笔力飘逸,灿若游云,矫若惊龙”。清乾隆皇帝曾将此帖誉为“二十八骊珠”,特辟“三希堂”,将此帖与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深藏于宫内。

此帖流传至今巳逾一千五百年,是王羲之存世的唯一书法真迹。

所谓“三希帖”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堪称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的三幅书法字帖。

清朝乾隆皇帝酷爱书法,于是他在自己卧室旁边专门设置了一间十平米不到的小暖阁,用于珍藏三幅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名帖,以供他随时观赏,后来此阁被乾隆皇帝亲自命名为“三希阁”,而藏于此阁内的“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就被后人统称为“三希帖”。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倒台,“三希帖”中除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仍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外(后被国民党政府转运到了台湾),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流出了宫外不知去向。

1951年11月5日,“三希帖”中王献之的“中秋无敌龙书屋快发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辗转数年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示下,以35万元港币的价格,从香港购得重新回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

乐毅论 晋 王羲之 墨纸拓本 小楷书 四开半 纵23.4X横11.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论之

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

【简介】

王羲之的正书中,智永认为《乐毅论》最隹,后人多半认同。王羲之的正书,祖宗锺繇,劲润相融,遒古中寓秀丽,足为后世典范。其他如《黄庭经》、《东方朔画赞》、《曹蛾碑》等也都是王书小楷的杰作。

黃庭经 晋 王羲之 墨纸拓本 小楷书 九开半 纵19.4X横8.1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释文】

黄庭经

上有黃庭,下有关元,前有幽阙,后有命门。噓吸庐外,出入丹田。审能行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关门壮籥盖两扉。幽闽侠之高魏魏,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灵

【简介】

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 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雨后帖 晋 王羲之 纸本 行草书 纵25.7X横14.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今日雨后未果,奉状想口能于言话,可定便得书问,永以为训。绝妙无已,当其使转。与都下口信,戴适过于口也。羲之。

【简介】

王羲之(303-361或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少时学卫夫人书,后见前代名家法帖,博采众长,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创妍美流便之体,有“ 书圣”之称。此帖最早见于清代安岐《墨缘汇观·法书继录》。今鉴定家认为:清代以前钤印中除“ 绍兴” 小鱼外皆不真;书法有沉雄古推之气,墨色有浓淡变化,同运笔的启收、顿挫,转折的徐疾和用力相吻合,无钩摹痕迹,故此帖是古临写本,书写年代在北宋至南宋绍兴年以前。帖后有邓文原、董其昌等人跋。

省示帖 晋. 王导

【释文】

省示具卿,辛酸之至,吾甚忧劳,卿此亊亦不暂忘。然书足下所欲致身处尚在縠中,王制正自欲不得许卿,当如何?

【简介】

王导(276-399),字茂弘,王羲之宗叔。自幼风度远见,承袭祖上爵位,后官至大司马、大督都、丞相等职。善草、行,师从锺、卫。

王羲之 释文 此帖 简介 书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