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编辑部故事(时代财经五周年特别策划·编辑部的故事)

时间:2022-04-07 12:04:21

编辑部故事(时代财经五周年特别策划·编辑部的故事)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时代财经编辑部

2016年7月22日,肩负着新媒体转型的使命,时代财经App上线。

从诞生第一天起,我们就致力回归新闻的准确、真实与独立,打造值得拥护信任的“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一粒种子只有经过了裂骨的破碎,才能开出香艳的花,结出清甜的果。在时光的洗炼、时代的铿锵中,我们不断变革与创新,在磨砺中逐步发展,在竞争中不断壮大。

回首5年,从0到1,从1到5……我们一点一滴打造时代财经的影响力。1825个日夜,我们在广州、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在一个个新闻现场,为用户呈现了数万篇原创报道。

5周年之际,我们展望未来,也回首来时路。回忆时代财经成长的点滴,和一篇篇报道背后的故事。

时间的馈赠

余思毅

财经新闻部悦读频道

我在时代财经这五年,经历了时代财经从无到有,从草创到逐渐走上正轨的阶段。而我自己,也经历了重要的人生阶段进阶,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到三个人。

我2016年1月份加入时代传媒时,时代财经App正在筹建,我作为内容生产的预备力量被招进来。当年7月,时代财经上线。9月,随着严博从上海来,搭建团队,APP开始了以转载充实内容到摸索原创生产的道路。

那时候,由于时代财经刚刚成立,招人不易。当时为了原创内容能撑起来,招了一些实习生。在靠实习生写稿子的日子里,编辑身兼数职,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很多选题,指导多个选题提纲,帮忙找几个采访对象,改稿子。后来随着记者陆续到岗,这样状态才有所改善。

团队搭建起来后,又进行了多轮调整。总体来说,我觉得每一轮调整都比较理性、问题导向,让时代财经越来越好。

至于我也逐渐学会把年轻时候动不动就提在嘴边的新闻理想,安放到日复一日的追赶新闻的岁月中。休完产假回来,我重回了当记者的状态——敏锐地发现选题、排除万难地完成选题。提问、反思、琢磨、雕琢,这些都让我乐在其中。

尤其是去年开始,我做了很多深度访谈,就一个较有热度的话题与业内知名专家、学者、高管进行对话、探讨。这些都让我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提升,好像又读了半个研究生,而且是免费的。《专访冯达文:早晚变脸,朝夕毁约……当今国际关系更似春秋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格局》

余思毅于2020年7月专访年近八旬的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大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冯达文,问计新冠疫情对经济、国际格局乃至伦理与精神层面的影响。

我对这样的工作内容充满感恩,同时也看到岁月的馈赠。

随着自己成家立业,关注的视角也更为广阔,例如医疗、医保、生育政策、猪肉、用电等等。去年被评上年度作品的稿件《北大教授李玲:“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改革的时机已成熟》,里面就有自己在医疗制度方面思考与专家访谈得到的启迪。

看到网络平台上两万多条评论,很多中年人诉说在医疗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这个制度应该如何改进。说实话,我挺感动。这就是我觉得做新闻或说做媒体该有的样子——剖析、追问、建设。

财经小白暗访记

武佩璇、幸雯雯

财经新闻部金融频道

我们2020年5月同时加入时代财经,到现在即将满一年零3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们一起做了不少选题,经历了挺多有意思的事,特别是第一次一起做调查。

那家公司表面上是一个线上商城,但我们调查发现,它涉嫌非法集资和诈骗。我们装作受害者的朋友到公司暗访。分工明确,一人负责搜集证据,一人负责套话。

当时,我们提前把手机的录像功能打开,并插在裤兜,到谈判的时候侧着坐,希望能拍到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的话,捞到铁证。

幸雯雯暗访过程中拍摄。

但那时我们还是小白,很怕被对方识破,心虚。最后还是引起对方的怀疑,他们的人突然拿起手机要拍我们的脸,我们也不示弱,马上拿手机拍回去。他们还要我们留下名字、身份证号和手机等个人信息,我们胡编乱造了一下,有惊无险地逃掉了。

最后,我们通过采访受害者、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及员工、这家公司的代理律师、第三方律师、监管机构人士等十余名采访对象,完成了将近一万字的稿件。《这家公司两把牙刷卖7000元、买衣服送股权……还要打破瑞幸上市纪录?》这篇稿件发布后还引起当地证监局的关注。最近得知,这家公司已经倒闭了。

还有一次,我们听说一家金融机构涉嫌非法集资,便装作客户去跟那家公司的员工聊天、喝咖啡,最后大家还成了朋友(他向我们爆了不少料)。可惜最后稿件因不可抗力因素没能发表,但在这次调查采访中,我们get到了不少金融相关的知识。

来到时代财经的这一年,我们都成长了很多。最后,希望可以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时代财经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好。

从卖机油到写汽车财经新闻

潘卓伦

汽车视频新闻部汽车频道

在汽车领域摸爬滚打是我在大学时就已经决定好的事情,但成为一名财经新闻工作者则是我从来未曾想象过的。

大概两年半以前,我还在一家汽车自媒体负责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内容生产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公众号带货卖车品。刚开始接触财经新闻时,既不懂新闻写作,也没有采访资源的我十分挣扎,更没少惹出麻烦。

在注意力经济的年代,初入行的我以为财经新闻不过是看似更专业的“标题党”,但实际上我们的每一段话、每一个词都可能产生始料不及的影响。

2020年,我曾报道过一篇与汽车金融有关的维权事件,本以为又是一篇波澜不惊的报道,但却引来经销商、车企的强烈关注,甚至受访维权事主还因此收到“特别照顾”。《一纸合同漏洞百出,奥迪车主莫名多交1万“前置利息”,车架号货不对板》

每每回想该报道,我都会庆幸其中的遣词造句没有夸张,文章逻辑没有发散,符合一篇合格新闻报道的要求,否则难以想象事件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或许在流量为王的当下,坚持对新闻本真的追求会错失一些“10万+爆款”,但每生产一篇经得起推敲的报道,才是我们职业生涯中成功打下的一块基石,而由此获得的成就感,也非单纯一篇高流量文章可比。

以上述提及的报道为例,经此一役,我既收获了维权事主的信任,也与车企建立了更积极的联系,均是此后继续开展工作的宝贵财富。

潘卓伦在2021时代峰会上发布《新能源车消费趋势报告》。

很幸运,在两年半前误打误撞进入时代财经,成为一位财经新闻工作者。恰逢时代财经5周年,感谢这段时间获得的机会、帮助。在接下来的5年、10年、20年……我们继续加油!

被打上“茅台”标签的消费记者

王言

产经新闻部商业频道

兜兜转转,我已经做了三年记者,从最初一个对科技、互联网感兴趣的读者变成了一个成天跟吃吃喝喝打交道、甚至被不少同事打上“茅台记者”标签的消费记者。

当然,最近让我记忆深刻的稿子也的确与茅台有关——一篇是在受企业邀请前往茅台镇参观之余,寻找贵州茅台这一白酒巨搫笼罩下,当地行业内各类有趣的人和事的稿子《酒乡茅台的寄生族:撸酒的黄牛、酒店外蹲点的售酒人和傍大哥的酒企们》;另一篇则是今年年初在茅台严格的限价令下,市场出现的一系列怪象的报道。

王言摄于茅台镇。

这两篇稿子的共同之处在于,我都出现在了现场,也基本上采访到了应该见到的人。也因此,这也可能是我做记者以来为数不多在采访完后不需要太多构思、成稿最为顺畅的稿子。

但其实,这两篇报道只是把一个企业和行业的部分表象比较详实地罗列了出来,让读者看到了一些平日里看不到的东西。而作为一个消费记者,这个行业还有很多让我好奇和困惑,并有欲望展示给读者的东西。

如何不浮于表象,进一步带着思考去采访,寻找深层次的新闻点,同时打磨自己的沟通技巧,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刘新歌

产经新闻部地产频道

真快,一转眼,时代财经成立已经五年了。有幸与它一路同行,见证、陪伴着它从草创到渐入佳境,回首来处,万千感慨。

于我个人而言,过去的五年,一直在坚持做想做的事。

在某烂尾楼盘,目睹了地产狂欢后留下的一地鸡毛;在某豪宅大院,看到了愤怒的中产和他们维权的困境;在某长租公寓总部,目击资本盲目冒进、爆雷给个体带来的损伤。《深度|雁鸣湖的地产疮疤,郑州最大烂尾别墅群“迷雾”》

刘新歌摄于郑州雁鸣湖别墅群。

过去的五年,也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以来特殊的五年,调控走出“三年周期”、持续深入,看涨预期逐步被打压,行业从亢奋走向平静,由金融属性回归实业属性,日渐走上平稳、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回首五年,在海量记忆中闪闪发亮的,是走在新闻现场、与事件当事人面对面;是努力突破、多方求证;是随着平台一起成长,体会“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五年来,我也看着一批批同事到来或离开。在花开花谢、四季轮转中,在所有来过这里、仍在这里的人的努力下,时代财经逐渐在媒体重镇蹚出自己的一条路。

下一个五年以及更多个五年,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时代财经将变成什么样子?我们自己将变成什么样子?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未来可期,让我们一起,奔赴明天。

财经 时代 五年 茅台 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