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时间:2022-04-11 18:19:3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废水处理活性污泥法#

截至今日,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更新了,主要是太懒了,天气又太热了,工作又太忙,所以你懂的。看了一下后台的数据,有老朋友取关了,也有新朋友关注,总体还是上涨的,在这里谢谢大家的持续关注=。-

今天的内容分类比较多,会给大家介绍10种不同类型的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具体如下:

活性污泥法-常规运行方式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结构

先看一下该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其中最主要的是曝气池的形式,推流式活性污泥法中,曝气池通常会采用长方形廊道式的曝气池。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结构

这种曝气池的长宽比通常都比较大,废水从曝气池的首端进入,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从末端排出。

曝气池的底部通常会均匀的布置曝气头,因此供氧速率基本是没有变化的。但是废水从曝气池的首端进入后,有机物逐渐被降解,到了末端,有机物的含量基本已经达到了我们需要的净化标准。

所以需氧速率会越来越低,因此曝气池中首端到末端的供氧速率和需氧速率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需氧与供氧速率曲线

主要特点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主要优点是处理效果非常好,其中BOD5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95%;对于废水的处理程度也比较灵活,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当然了,这种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

为了防止曝气池首端形成厌氧状态,通常会采用比较低的污泥负荷,这就导致了池容增大,占地面积也会相应的增大;在末端出现供氧速率>需氧速率,就会造成一定的浪费;整个推流式曝气池对冲击负荷的适应性比较弱。设计参数

关于推流式曝气池的几个关键性的参数可参考下表:

推流式曝气池的关键性参数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工艺结构

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其中曝气池通常会采用合建式曝气池和分建式曝气池。

合建式曝气池将曝气区域和沉淀区域建造在统一区域内,也称为曝气沉淀池:

合建式曝气池1

上图就是一种圆形的合建式曝气池。当然了,该曝气池也是能做成方形的。

合建式曝气池2

分建式曝气池则是将两者分开在两个区域内:

分建造式曝气池

曝气池主要负责曝气,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沉淀池建造在曝气池的外部,通过污泥回流将污泥打回曝气池。

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中,通常采用表面曝气的曝气设备,通过其向污水中提供氧气,同时对污水和污泥进行搅拌混合。

主要特点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可以方便的通过对F/M值进行调节,使反应器内有机物的降解反应控制在最佳状态;污水一旦进入曝气池就立即会被大量的混合液所稀释,所以对冲击负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适用于处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工业废水。设计参数

关于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的几个关键性的参数可参考下表: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的关键性参数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工艺结构

该工艺有时候也称为分段进水法或者多点进水法,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进入曝气池的废水分为三类,从三段分别进入曝气池。该方式的需氧速率分为三段,可以用更低的供氧速率来保证与需氧速率之间的平衡。

与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相比可以大幅的降低供、需氧速率之间的差距,节约能源消耗。

主要特点

废水沿曝气池的池长分段注入曝气池,有机物负荷在整个池长上分布比较均匀,改善了供、需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降低能耗;废水分段注入,提高了曝气池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设计参数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的关键性参数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该方式也称为生物吸附法或者接触稳定法。是利用活性污泥吸附和生物降解的特性,设计出的一种方法。

在污水开始与活性污泥接触的非常短的时间内(比如10~30分钟),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快速地将废水中间大量呈悬浮状的或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到菌胶团的内部,使废水的BOD5大幅下降。

但是这些有机物被吸附进入污泥絮体后,还没有得到真正的降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液中BOD5值有时候会略有回升,然后才会逐渐的降解。

工艺流程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1

吸附再生法的曝气池由吸附池和再生池两个池子组成,废水在吸附池中与再生池回流的活性污泥接触,活性污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快速的吸附在活性污泥的絮体内部。

吸附了大量有机物的活性污泥,在再生池中通过再生曝气,恢复吸附能力的活性污泥一部分会再次进入吸附池,另一部分则作为剩余污泥进行排放。

还可以采用下面的流程,将曝气池的前段作为再生段,后段作为吸附段,从而实现吸附和再生:

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当我们利用活性污泥进行废水降解实验时,当我们缩短对废水中有机物浓度检测的间隔时间,就会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有机物浓度曲线1

可以看到,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随着时间逐渐平滑的降低,但是当检测间隔进一步的降低,这条曲线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用黄色来表示:

在最初的10~30分钟,可能会出现一个最低值。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活性污泥通过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快速的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使有机物浓度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低值。

随着吸附在污泥絮体内部的有机物逐渐被降解,部分有机物还可能被回放到混合液中间,导致它的有机物浓度产生一个小幅的回升,随后再开始真正的生物降解过程。

因此就可以将活性污泥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过程简单的分为初期吸附和生物降解两个阶段。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则主要受到废水中悬浮物浓度或胶体有机物浓度的影响;也与活性污泥的状态有关。

活性污泥在吸附了大量有机物之后,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再生曝气,污泥就不再具有吸附能力;通过充分的再生曝气,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期,就可以恢复很强的吸附功能。

主要优点

吸附再生法中,废水与活性污泥可以在吸附池中充分的进行接触,且接触时间较短;吸附池和再生池的容积比较小,远小于传统曝气池的容积,基建费用随之降低。由于吸附和再生是分开的,当吸附池中间的活性污泥受到进水有毒物质的污染发生异常时,可以由再生池进行补充,所以该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主要缺点

由于吸附过程并没有真正、彻底的降解,而且吸附时间也很难控制,所以其废水处理的效果是要低于传统方法的。尤其是对于溶解性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水,效果就会更差一些。

设计参数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关键性参数

结 语

今天暂时先介绍这四种吧,剩下的六种运行方式下次更新,应该不会遥遥无期。

曝气池 污泥 活性 吸附 有机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