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台湾故宫(台北故宫九大镇馆之宝)

时间:2022-06-03 13:44:04

台湾故宫(台北故宫九大镇馆之宝)

【台北故宫博物院】据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有藏品约7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大类。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蒋介石从大陆带来,国宝级文物数不胜数。台北故宫是目前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

【肉形石】肉形石如同一块东坡肉,它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时供入内务府。肉形石是天然石种,多数属沉积岩,硅质岩或变质岩,是在地质运动过程中与其他矿物质接触色化而成。石头色彩是在形成过程中与其他矿物质接触色化而成,也有部分是受岩浆高温冷却速度差异而生成,常常出现生、熟、腌制、风干等质感,令人非常震撼。(由于镇馆之宝太多,笔者选择其中9件具有代表性的国宝,货真价实的绝世孤品。)

【翠玉白菜】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最有人气的镇馆之宝之一,几乎所有来台北故宫的游客都会看它,因为它实在时太逼真了。翠玉白菜原是北京故宫永和宫的陈设器,为光绪大婚时,妃子瑾妃的陪嫁嫁妆之一。翠绿的菜叶上有两只昆虫,体型较大的、伸长著后脚的是螽斯,位在上方,小只的则是蝗虫。

【毛公鼎】毛公鼎于道光光二十八年(1814年)前后,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毛公鼎器型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造型浑厚而凝重。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迄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共有32行499字。

【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汝窑是北宋徽宗时期的官窑,以天青釉色的瓷器闻名后世。汝窑瓷器流传后世的寥寥无几,全部都是国宝级,台北故宫收藏约20件,水仙盆则是精品中的精品。目前存世的汝窑器多有开片,独此件光洁无纹,益发显得匀净端庄,也说明了它曾经的地位。水仙盆呈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

【散氏盘】散氏盘于乾隆初年在陕西凤翔出土,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因铭文中“散氏”二字而得名,是研究西周金文的重要实物资料。该器物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

【溪山行旅图】这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画面有一种动感,一幅空间艺术的绘画却有一种时间艺术的感觉,非常奇妙。画面有高山顶立,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著。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细如弦丝的瀑布直洩而下,溪声在山谷间迴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徐悲鸿当年在欣赏过《溪山行旅图》后说,“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乾隆皇帝曾把《快雪时晴帖》与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称为“三帖”,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三希堂”内,将其视为稀世瑰宝。目前《伯远帖》、《中秋帖》收藏于北京故宫,“三希”不能相聚,成为大陆无数专家们最大的遗憾。

【黄州寒食诗帖】《黄州寒食诗帖》,又名《寒食帖》、《黄州寒食帖》,25行共129字,作者为苏轼,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在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两首五言诗。《黄州寒食诗帖》有着“天下第三行书”之称。(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寒食帖》为天下三大行书。)

【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计25行共230字,是颜真卿50岁时所写。内容描述的是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在中国书法史上,《祭侄文稿》有着极高的地位,“颜真卿此文,正义凛凛,并不是一般祭悼的文章,所以有不忍卒读之感。其书法尤为奇绝,论者以为《兰亭》之后,惟此为高,故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

故宫 台北 翠玉 铭文 行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