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巴东网红景点(巴中市网红景点)

时间:2023-03-07 18:02:10

极目新闻记者 陈俊

通讯员 焦国斌

“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长江巫峡自重庆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湖北恩施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5公里,以峡谷幽深,雄浑俊秀著称天下。

长江巫峡口

长江进入巴东后,九转曲折,从两岸青山中忽然来了一个近乎90度的大拐弯,形成巫峡口景观,大气磅礴叹为观止,也是第四套5元人民币上的主打图。历史上,这里是长江天险,险滩密布,百姓逐水而居依山求生,岸边还有峡江纤夫用肩膀拉出岁月峥嵘。

沧海变迁,历经数年投资9亿多元建设,巴东巫峡口4月30日涅槃新生。这里已打造成设施齐全的4A级景区正式开园,从神话巫峡到云中巫峡、盈彩巫峡等,可以在高山之巅观云海、赏日出,俯瞰长江第一拐。告别肩挑背驮,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也因为旅游发生改变。

4月30日,巫峡口景区在游客们的期待中正式开园。极目新闻记者登高望远饱览峡江美景,听山里土家人讲述如歌岁月。

人民币上的风景已成历史

从巴东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朝大面山而去。

1980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5元纸币正面的风景,就是大面山下的巫峡口。

5元人民币

当地文史专家介绍,长江来到巴东官渡口,南有大面山,北有尖子山,两岸峭壁直立如扇形大门,故名门扇峡,相对高度约500米。南岸板壁岩上凿有隧道,是徒步入川的唯一通道。这里江面狭窄,最窄处仅百米,加之南面河床一堆堆赤褐色巨石横江(在阳光照射下,似火焰伸向江心,故名火焰石),江流至此波涛汹涌,漩涡涟涟。每遇长江洪峰,各种船只不得不泊于神农溪口等待,峡口石壁还刻有《要区天成》字迹,以示要隘。

印记在5元人民币上的门扇峡,除险峻雄伟外,或许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里成为了长江流域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地理分界线。

入山猎兽,临渊捕鱼,是土家人的重要生活习俗。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长江天险是入川的鬼门关,而巴东峡江纤夫也成了一道特有的地域文化标志。长江在巴东境内虽然不足百里,但这一河段不仅山高水急,河面狭窄,峡谷落差巨大,水流湍急,变化多端,而且滩头礁石众多,暗石林立,险滩密布,行船运货十分艰难。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为纤夫的产生提供了条件。长江纤夫常是几百人组成的一个团队,规模浩大,号声震天,行船途中,可摇橹杨帆,在极端艰苦和十分险恶的环境中锻造出令人惊叹的精神特质。

如今巫峡口周边的大面山村、青岭村里,依然有老人对当年拉纤有着记忆。

随着三峡工程蓄水,江面越来越开阔,人民币上的峡江险滩奇峰耸立风景,已经成为历史。

献给巫山神女的“灵芝仙台”

如今的巫峡口,一江清水,钟灵毓秀。是览长江第一拐、观巫峡云海、赏三峡红叶的最佳去处。

爬上大面山,巫峡口就在脚下,碧绿的江水像一条玉带镶嵌于众峰之间。雾来涌千军万马,奔涌嘶吼在险秀巫峡;雾去现神女起舞,婉约挥袖问巴山人家。万里晴天,晨曦喷薄。霞光万道冲破彤红云层,照在茫茫巫峡云海之上,金鳞万点,五彩斑斓。

长江巫峡口

最为赏心悦目的是,巫峡口轿子岩观景平台上俯瞰,万里长江在巴东大面山打了个盹,江水呈90度大转拐,以曲折、幽深、秀丽而闻名世界。至于为何此山名为大面山,当地人笑言,长江奔腾不息,在巴东这座山下拐了弯,可见此山“面子很大”。

800多平方米的观景平台采用钢结构和网架结构体系,整体玻璃附面。整体造型仿似一朵饱满的灵芝,矗立在峡江云巅,是献给巫山神女的“灵芝仙台”。30日上午,众多摄影爱好者和网红主播来此打卡,看到“长江大拐弯”时,无不惊叹造物神奇。

“费家岭索道将登山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6分钟,每小时可双向接送1600人。还以山城特有的石材梯道为基础,打造三峡地区独具特色的游步道,同时规划建设江边至山顶的观光缆车,植入了现代旅游度假功能。”湖北扬帆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晓玲介绍,景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以自然观光、文化体验、山乡度假、文化创意、休闲养生、户外运动、儿童游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度假旅游目的地,让广大游客尽享绚烂多姿的巴东旅游之美。

告别拉纤农民吃上旅游饭

30日上午,开场歌舞《长·江》把现场观众带入了长江三峡的历史文化长廊。在逼仄的峡谷深处,在乱石混杂的河流岸边,纤夫将竹篾纤绳勒进瘦削的肩头,俯首沉腰,伴随着荡气回肠的号子声,纤夫们脚蹬石头手扒沙,飞纤自歌,又踏歌随行,沧桑里饱含深情,悲壮里注满自信。千百年来,纤夫就这样承载了河流沿岸的世代生息与繁荣。同时,也正是“纤夫精神”,激励着巴东人民自强不息。

开幕式过后,青歌赛金奖获得者谭学聪和县文化馆长马尚松领衔的本土峡江号子演出队,意犹未尽地来到巫峡之巅的灵芝仙台,进行江河号子表演。非遗艺术与壮美三峡千年相遇,土家汉子与秀美长江翩翩共舞,高亢、粗犷、古朴的号子声,响彻巫峡云巅,喊出了长江巴东的激情豪迈,喊出了巴东深厚的文化底蕴,喊出了巴东人民迈入新时代的乐章。

看着这些,年轻的大面山村村干部李晓艳感慨万千。从小生活在这片山里,她记忆中小时候上学要凌晨4点起床,黑暗中摸着悬崖峭壁走在崎岖小路上,走几个小时到学校。上一天课,放学时回家天已经完全黑了。“那时只有茅草小路下山,村民们肩挑背驮走大半天才能进城,除了务农种土豆,就只能外出务工。”李晓艳说,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村里最大的改变就是交通改善,现在宽敞平坦的旅游公路直通县城,巫峡云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自驾游客,许多村民家里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还有人家门口就业,在景区里上班,有了固定收入。

长江巫峡口

青岭村副主任谭大洋也说,以前这里几乎与世隔绝,老百姓日子过得苦。随着国家政策越来越好,绿水青山成了村里最大的财富。小时候听老人说过要去江边拉纤,靠苦力谋生,现在都吃上了旅游饭。下一步,村里还将发展特色水果种植,让老百姓有产业,让游客有体验有收获。

现实版绿水青山变成金山

巫峡口景区规划区紧邻巴东县城区,规划面积83。5平方公里,重点区域面积24。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巫峡口、大面山、链子溪、火焰石以及周边可开发景点,是巴东县政府全资公司投资建设的核心景区之一,这是巴东县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如何盘活全县旅游资源,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近年来,巴东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导16家旅游企业制定了提档升级建设规划,明确了“巩固神农溪、做活大三峡,发展水布垭、培育增长点,打造野三关、一肩挑两江”的全域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坚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理念,按照规划统领、分步实施、全域推进的思路,把旅游业放在绿色崛起的优先地位,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长江巫峡口

巴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谭勇介绍,巴东县紧紧围绕“双核四区、一轴两带”的总体规划布局,着力打造县城和野三关两个旅游服务核心,打造巴东全域旅游发展中轴线。结合各地景观资源、文化特色,建设四大旅游主体功能区。以沿渡河为中心,以神农溪为纽带,建设纤夫走廊旅游休闲集聚区;以信陵镇为中心,以长江为纽带,建设峡江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区;以野三关为中心,以318国道、巴鹤省道为纽带,发展围绕铁厂荒高山森林环境的乡村旅游度假区;以水布垭为中心,以清江为纽带,建设巴文化体验集聚区。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景区通过征用、租赁、流转、集中安置、安排就业等多种形式,利用农户的山林土地房屋等资源,使农户的资源变资产,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自主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开发一个景区,致富一方群众”的美好愿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

巫峡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