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中国姓氏(浅谈中国姓氏文化)

时间:2022-04-03 22:04:17

中国姓氏(浅谈中国姓氏文化)

浅谈中国姓氏文化

中国姓氏文化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中有其独特地位。下面谈谈一些看法,权作引玉之砖,敬请批评。

一、夏商周断代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五千年历史,有专家称还可以上溯到“贾湖遗址”时期,那就是八千年历史。中国最早文字为殷商甲骨文,甲骨文之后是周代刻在青铜器上铭文称为金文,此后经过漫长演变,到了秦朝李斯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又经历两千多年发展,逐步形成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规范方块汉字。

殷商以前历史,目前还没有完全释读出土甲骨文佐证,是今天历史学和考古学一大遗憾。有文献记载年代的“信史”却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见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此前的历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分散记载《尚书》《国语》《春秋》《竹书纪年》等各类史籍中。

《史记》“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着。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录。故疑则传疑,盖其慎也。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牒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夫子之弗论次其年月,岂虚哉!于是以五帝系谍、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讫共和为世表”。司马迁看过有关黄帝以来的许多历史文献,虽然其中有些也有年代记载,但这些年代历史比较模糊且又不一致,所以他便弃而不用。在《史记·三代世表》中司马迁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无具体在位年代。因此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国历史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年代历史,这也是史学界几千来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第一个对西周共和元年以前中国历史的作系统研究的是西汉晚期的学者刘歆。刘歆的研究结果在他撰写的著作《世经》中,《世经》的主要内容后被收录于《汉书·律历志》。从刘歆以后一直到清代中叶,又有许多学者对西周共和元年以前中国历史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他们研究所用的文献资料基本上没有超过司马迁所见到的文献资料,因此很难有所突破。晚清以后情况有些变化,学者开始根据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作研究,这就扩大了研究资料的来源。

1899年清朝官员王懿荣在抓药时发现甲骨文,这一重大发现,又为断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来源。进入20世纪后,1928年安阳殷墟发现,大量学者考古发掘研究殷墟商代诸王世系和释读甲骨文又为研究夏商周断代学历史积累了大量的真实的第一手材料。虽然硕果累累,但是中国历史还是没有夏商周以前和夏商周部分的确切历史纪年,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记载,只能依照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再往上就存在分歧,或是有王无年,出现了“五千年文明,三千年历史”的不正常现象,这是不争的事实。

夏商周被古人尊称为“三代”,其主要活动区域均在河洛一带,在我国五千年文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无确切的历史年代,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夏代究竟存在与否?夏与商的交接是在什么时候?二里头遗址真的就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都城斟鄩吗?甚至有些外国学者认为:所谓夏朝,根本就是商人臆想出来的历史传说,当然他们也曾经怀疑过商朝。甚至还有一些学者根据《山海经》夏朝有一条自南而北流向的河流,认为此河是今天尼罗河,夏朝是古埃及,中华文明是外来文明的荒唐逻辑。

1996年春,国家科委组织了一个由不同学科的21位专家形成的专家组,1996年5月16日国务院召开了会议正式宣布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始启动。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学科,共分9个课题,44个专题,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经过几年的努力,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年表》研究成果正式出台,尽管学术界还有争议,但这是我国迄今最具科学依据的古代历史年表,填补夏商周文化断代空白。这个成果为我国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建立起1200余年的三代年代框架,夏代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商代的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为公元前1046年。

二、中国姓氏文化的形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经过多次民族大融合,在文化上是具有包容性和同化性。各种文化融合在一起,汇聚成几千年浩浩荡荡的中华文明,川流不息。在人们熟悉的“百家姓”背后,其实还有约4000个不常见的姓氏和20000个鲜为人知的姓氏。

据学者考证,中国人姓氏文化起源于五千年多年前,那时就有了姓,这个年代也跨越夏商周。在原始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舜住妫水,故为妫姓。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姓和氏,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进步的产物。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商王室为子姓,周王室为姬姓。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姓代表血缘关系,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原始的姓氏文化也包含婚育文化,有优生优育功能,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诸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根据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时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也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就是在礼乐崩溃的春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都要获得周王的同意。

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今天中国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来源于周代。姓氏文化在漫长封建社会中发展演变为以父系血缘纽带以祭祀为特征宗祠活动中国社会基础结构单位宗族组织

三、谱牒在中国文化中作用

中国的家谱起源于先秦时代,在传世的甲骨文、金文当中,已有家族世系记载。通过历史文献可以看出,从夏王朝开始,历代君主就有了记录自己王室家族世系的谱牒。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创作其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时,就曾参考并研究过春秋以前诸多帝王世系,在《太史公自序》中自称:“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靠,盖取之谱牒旧闻”。在《史记》当中,司马迁具体而完整地记录了五帝的世系、夏商周三代王室以及楚国王室由始祖而至后世的历代各支世系。到魏晋南北朝更加盛行查看门第、追述身世,形成了一种门阀制度。著名的谱谍《通志·氏族略》记载:“隋唐而上,官有薄状,家有谱。官之选举必由薄状,家之婚姻必由谱。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中吏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谱事。”国家设立谱局,出现了谱学专家。官员的选举必先稽查谱牒,因此谱牒具有官方史书性质。在门阀士族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谱牒之学、姓氏之书的兴起和发达十分自然。

自战国经汉代至隋唐,是官修家谱的主要时期,姓氏与谱系之学尚未脱离官府。官修谱牒为上层社会服务,家谱从家族文献转变为政治工具,主要为选拔官吏和授爵提供依据。即便是上层士大夫修撰私家谱牒,也要经过官方审定和认可。

唐初大一统的全盛社会局面,开创了溯家世、修家谱的最佳时代,各个姓氏的谱系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太宗为了建立新的士族集团统治秩序,为了维护整个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将谱牒纂修的权利垄断起来,以谱牒形式将各派政治力量的既得利益巩固下来,于贞观六年(632)下令“刊定姓氏”(《贞观政要》卷七),采取重大政治行动,划分士族、庶族范围,诏全国各郡县士族官员参与修订,同时下令各地上报谱牒之书以备参阅。唐太宗还亲拟宗旨,提出“责天下谱牒,质诸史籍,考其真伪,辨其昭穆,第其甲乙,褒进忠贤,贬退奸逆,分为九等”的总纲(《通鉴》卷一九五)。当时社会上存在大量真伪混淆的姓氏书,唐太宗提出“考其真伪”十分必要。命令下达后,“百家之谱,皆上于吏部”(欧阳修《新唐书》)。经过严格考证,精心修订,最后完成了唐代第一部官修宗族谱序书《氏族志》。到唐宪宗时,唐王朝又一次修订姓氏之书,唐宪宗下令纂修谱系,命“召通儒硕士辩卿大夫之族姓者,综修《姓纂》”,宰相李吉甫拟出宗旨和纲领,林宝主撰,“按据经籍,穷究旧史”“诸家图牒无不参详”(《元和姓纂·序》)。官修《元和姓纂》,根本目的是为唐代卿大夫“条其源系,考其郡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元和姓纂》),为统治阶级服务。

历代官方均有谱牒机构,官方谱牒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取士和授爵服务。隋唐科举制度形成后,原来谱牒作用逐步淡化,谱牒由官修,逐步过渡到民间修撰。官修谱牒由于是政府主持,无论资料、文化、资金来源编修者素质都比民间私修有更多保证,因此官修可信度比私修要高。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成熟,士族门阀制度瓦解,谱牒的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宋代人郑樵说:“自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从此,私修家谱大量出现,家谱也由“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演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功能和记录血缘关系工具,编修方式也由官修发展为私修。宋代是民间私修家谱的转型期,或者说是成熟时代。自此,民间私家谱牒开始兴盛起来。

私修家谱由家族中有文化地位者为主导,甚至出现专门修谱的谱师,这样的谱牒严谨性大不如前,攀附名人乱认祖宗事时有发生。

明清两代家谱编修达到历史高峰,私修家谱蔚然成风,当今所见传世的家谱、族谱、宗谱,多是明清两代编修的。

四、将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中国信史始于西周(公元前841年),后通过夏商周断代工程,完善《夏商周年表》,中国姓氏文化始于原始社会,普及于周代,记载于先秦典籍之中。中国自古就有“官方修史,地方修志,民间修谱”的文化传统,姓氏文化和谱牒文化是传统文化地方史的一部分,当今编修谱牒在没有出土文物和考古发现,自然也不能超过一定历史范畴。

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和姓氏文化与当今时代主题相结合,服务于社会,振兴于民族。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精神和博大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对乡村传统姓氏文化、农耕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使其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将姓氏文化与文化产业旅游结合起来,以更好延续乡村文化血脉,传承中华文明。应加大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比如古村落、古屋、古迹、古树、古墓、古碑、古物以及历史名人历史故事和教育成材典型等,建村史馆、博物馆、民俗馆、乡贤薄,客观真实的反映乡村文化发展、居民迁徙、姓氏来源、民族融合、村寨形成、土地变迁、历史沿革的变化,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史记》《夏商周年表》。

姓氏 夏商周 文化 家谱 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