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淘宝百科

关于黄梅戏的资料,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敢问黄梅戏起源“新说”新在何方)

时间:2023-01-28 01:20:26

关于【关于黄梅戏的资料】,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桂靖雷:敢问黄梅戏起源“新说”新在何方?2、关于黄梅戏的资料: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

1、桂靖雷:敢问黄梅戏起源“新说”新在何方?

这篇消息的导语说“黄梅戏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名片,从孕育、成形、发展、壮大,至今已走过两百年的时光。但是,对于这一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最近安徽省专家通过田野考察和资料研究,提出了新说法,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此说推翻了流传较广的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的传统说法。而消息的主体部分,并没有让人信服的事实和证据,殊不知这一不负责任的炒作和证据不足的“新说,不仅仅否定了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庆的传统定论,将湖北黄梅县排除在黄梅戏发源地之外,而且全盘否定了安徽省前辈专家、学者60余年的研究成果,全盘否定了建国初安庆各地黄梅戏艺人留下的大量口碑资料,全盘否定了安徽省政府官方网站有关“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而名的官方介绍,全面否认了《辞海》、《辞源》、《中国汉语大辞典》、《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等典籍的权威注释,更是全部推翻了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安徽安庆、湖北黄梅同时列为黄梅戏保护单位的定论。笔者对“新说不敢苟同。

黄梅戏,原名叫黄梅采茶戏,俗称采茶调、采茶、采子。流传到鄂赣皖周边地区以后,则分别被称为黄梅调、黄梅腔、黄梅戏、花鼓戏、二高腔等20多个不同的名称。黄梅戏起源于明末,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广泛流行于鄂赣皖的长江两岸50余县、市。它是在黄梅县流行的采茶山歌、民歌小调、田歌畈腔的基础上,又杂揉了本地的说唱文学、民间歌舞、岁时风俗、启蒙读物、民间体育等乡土艺术,进而吸收了湖北清戏、汉剧及昆曲的精华而逐步形成的民间地方戏曲。清乾隆年间,黄梅戏流传到安徽省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后,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衍用了当地的语言,形成了现代黄梅戏的前身——黄梅调,1953年正式定名黄梅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地方剧种之一,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2006年6月,黄梅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徽安庆、湖北黄梅同时列为保护单位。至此,因受“遗产经济学的影响,黄梅戏发源地之争烽烟频起,使黄梅戏的“身世更加扑朔迷离。

关于黄梅戏的资料,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敢问黄梅戏起源“新说”新在何方)

黄梅戏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名誉会长、著名黄梅戏音乐家、《天仙配》与《女驸马》的作曲时白林先生在1989年1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黄梅戏音乐概论》一书引言中说:“黄梅戏诞生在湖北省黄梅县,当地叫“采茶。成长在安徽的安庆地区。因为过去所用的唱腔多为黄梅的采茶,故称之为"黄梅戏"或" 黄梅调"。……就以该剧的兴起而论,也是众说纷纭。有认为发生在湖北黄梅县的,也有认为发生在安撤安庆地区的,有认为发生在江西的,也有认为发生在鄂、皖、赣三省交界处的. 从这一地区的地理方位及其所形成的民歌和地方戏曲的色彩区看,诸家之说也各有道理, 但从艺人师从的记载,保留剧目以及积累的唱腔(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诸方面综合分析、全面衡量,还是以发生在湖北省的黄梅县,成长在安徽省的安庆地区之说比较合理,时间是在十八世纪,迄今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王兆乾同志在《黄梅戏音乐》,陆洪非同志在《黄梅戏早期史探》中都比较倾向此说。黄梅戏一些传统剧目的故事也多发生在湖北的黄梅、广济、蕲春、浠水等县。2005年时白林先生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黄梅戏唱腔欣赏》序言中依然重申此观点,90高龄的时白林先生在近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一直初心不改坚持此说。被中国戏曲界誉为黄梅戏泰斗的时白林先生、中国著名黄梅戏理论家王兆乾先生、中国著名黄梅戏剧作家陆洪非先生通过数十年田野调查,潜心研究,不约而同地在各自的专著中作出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庆的论断,当具有绝对权威性,并为学界所公认。据此,笔者从剧种命名、音乐声腔、传统剧目、戏曲艺人四个方面对“新说提出质疑:

一、从黄梅戏名称看,为什么叫“黄梅戏不叫“安庆戏?

安徽省政府官方网站“黄梅戏条介绍:“黄梅戏因发源于湖北黄梅县而名。又称“黄梅调,古称“采茶戏。采茶戏,约形成于清康熙中叶,由黄梅人逃水荒带至皖西南,传入安庆一带……1990年安徽省安庆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安庆文史资料》第21期刊载王兆乾先生的《黄梅戏的形成及其在安庆的发展》中说:“黄梅调系因地得名。据艺人口碑资料,黄梅调原是湖北的采茶戏,由黄梅人逃水荒带到皖西南。……作为戏曲形式的早期黄梅调,在清乾隆51年(1786)以后,便陆续传到安徽西南部,进入农村灯会,逐步取代了这一带的假面俳优之戏。(见《望江县志》、《宿松县志》)……清同治时人何元炳在描绘江西灯戏诗中亦有 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 之谓,印证了黄梅县水灾灾民向南逃至赣东北的口碑资料。如果“新说提到王兆乾先生1957年在专著中说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是“缺乏理性思考,那么在33年之后,已届花甲之年的著名黄梅戏理论家王兆乾先生不会再次“缺乏理性思考吧?

关于黄梅戏的资料,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敢问黄梅戏起源“新说”新在何方)

黄梅人逃水荒

纵观中国360多个戏曲声腔、剧种,无论是高台大戏,还是地方小戏;无论是“腔还是“调,其命名大都遵循以县以上行政区划就地立名或以音乐特征、伴奏乐器、声腔起源命名的原则,且多以“剧、“戏而少以“腔、“调,皆以“某某剧、“某某戏、“某某腔的格式。这就说明戏曲声腔、剧种的命名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其一定的命名规范。从上述三位安徽省著名黄梅戏专家的专著中也可以看出,黄梅戏并不是黄梅人自己起的名称,而是黄梅采茶戏流传到安徽省以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以后,因为它来自黄梅县,是黄梅人唱的戏,所以被安徽人简称为黄梅调、黄梅戏。也就是说黄梅调、黄梅戏都是他称,不是自称,是“县因山名而名,戏因县名而名。1920年版安徽《宿松县志》佐证:“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最早记载黄梅戏名称的历史资料,充分说明黄梅戏是以黄梅县名而约定速成的。安徽《黄梅戏艺术》1992年第二期刊发湖北黄梅戏史论专家桂遇秋先生的《清歌妙舞源出黄梅——关于黄梅戏源头之我见》载:1960年9月17日,他与黄梅县黄梅戏剧团团长、知名黄梅戏艺人乐柯记先生到安徽省艺校拜访丁永泉先生时,丁老先生说:“解放前黄梅戏在安庆府六县叫黄梅调,最初安徽艺人唱黄梅戏,其唱腔、道白,都用湖北的原腔、土语,有的地方因黄梅的语言太俗,又难听懂,就用汉话演出。大约光绪年间,黄梅戏传到石牌之后,怀宁、望江、桐城唱黄梅戏的人多了,在道白上就改用怀宁话,因此在安庆地区黄梅戏又叫怀腔。有资料显示,建国初期安庆地区的宿松、太湖、望江、怀宁、桐城、潜山、岳西、枞阳,池州地区的东至、青阳, 还有铜陵、庐江等地名老艺人根据亲身经历口碑, 一致谈到安庆的黄梅戏,是在清乾隆年间起, 陆续从湖北黄梅县传来的。为什么黄梅戏没有命名为“安庆戏?2009年8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剧作家王长安先生主编的《中国黄梅戏》给出了答案:“水有源,树有根。寻根究底,黄梅戏起源于黄梅采茶调的说法,比较符合其形成的客观实际。因此黄梅戏虽在安徽经过重大发展,但没有称它为皖剧或怀腔,而叫黄梅戏。

关于黄梅戏的资料,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敢问黄梅戏起源“新说”新在何方)

《宿松县志》中对黄梅戏的记载

二、从黄梅戏音乐看,为什么黄梅元素要比安庆全?

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戏曲音乐则是戏曲剧种的重要标志。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传统黄梅戏音乐形态是锣鼓伴奏,人声帮腔,没有管弦乐。都是民间艺人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用相对固定的腔调套用唱词,没有专业作曲。“新说提到黄梅戏的音乐95%来自安庆地区已经流传的民歌、花鼓戏、道情、弹词、高腔和徽调,这95%放在湖北省黄梅县是不是同样适用呢?

“楚人善歌,黄梅县在历史上乃有名的歌乡。据黄梅县黄梅戏民间艺人代代相传: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北部的紫云、多云、垅坪等山区的采茶歌和田歌畈腔。纵观历史,黄梅县歌风很盛。有采茶歌、山歌、田歌、渔歌、牧歌、船歌、樵歌、门歌等,尤以采茶歌为最。在黄梅广泛流传的明清俗曲有[绣荷包]、[玉娥郎]、[闹五更]、[八段锦]等80余种。此外,赛歌、对歌、传歌的风俗在黄梅也极为盛行。农民在放牧、薅草、砍樵等农活中相互对歌,满山遍野,歌声不绝。长篇叙事山歌《梁祝》,长达400余句,明代起就在黄梅民间流行。

关于黄梅戏的资料,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敢问黄梅戏起源“新说”新在何方)

黄梅县的大片茶园

黄梅戏传统音乐丰富多彩,曲调粗犷,朴实清新,节奏明朗。名目繁多的黄梅民歌小调,被传统黄梅戏大量吸收,乡土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传统唱腔分为两大类:演唱正本戏的唱腔叫主调,用于小戏的唱腔统称为花腔小调。但在少数小戏中也应用了主调,正本戏中也有小调的插曲。主调有[七板]、[二行]、[火攻]、[高腔]、[还魂腔]等。花腔小调名目繁多,分男女慢中快花腔、花腔带诉和花腔叹调。基本上是一戏一调,有的是以戏名调。如《逃水荒》中的[逃水荒调]、《夫妻观灯》中的[观灯调]、《过界岭》中的[五里墩调]、《打猪草》中的[对花调]、《卖棉纱》中的[纺纱调]、《撇芥菜》中的[洗菜苔调]、《蓝桥会》中的[吸水调]等近百种,风格明快,质朴爽朗,风味浓郁。

据调查的口碑、传统剧目、音乐资料证实:从清代至民国年间,鄂赣皖周边地区的黄梅戏艺人,彼此之间都能相互搭班,同台演出。因涉及多县、或多省黄梅戏艺人同台搭班演出,如果不是在剧目和音乐上相同,就不可能出现同台搭班演出的和谐局面。这一史实在时白林先生的专著《黄梅戏音乐概论》中得到印证:“黄梅县的采茶与安徽的黄梅戏,尽管名称不同,但他们所号称的 大戏36本,小戏72出 的传统剧目则基本是相同的。……常用的唱腔,虽唱法不同(主要指旋律,其次是语言),但曲式结构、调式运用、板式和锣鼓点子的长短也大都相同。据黄梅戏著名老艺人丁永泉说,本世纪初还出现过采茶戏与黄梅戏艺人合班演出的情况。合起来时在剧本、唱腔、语言等以谁为主(指湖北与安徽)那就看哪方的人多。当时叫做 四不拗六 。另外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艺人还在一起唱过采茶戏。如果不是在剧目和音乐上有这么多相同相近处,这样做是不可能的。桂遇秋先生在《清歌妙舞源出黄梅——关于黄梅戏源头之我见》中还说,1960年9月17日,他与乐柯记在拜访丁永泉先生时,他还特地请丁永泉、乐柯记二老,用民国年间黄梅戏的传统唱腔,清唱了《上天台》(即《山伯访友》)中“叙起来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那个〔平词对口〕唱段。两位名师,对唱如流,道白、台词、唱腔都非常默契。丁老先生说:“如果说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的基本戏是在安徽形成的,那么安徽艺人怎么能同黄梅艺人同台呢?

三、从黄梅戏剧目看,为什么黄梅积累要比安庆多?

黄梅戏传统剧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研究黄梅戏发展历史的重要内容。黄梅戏作为中国戏曲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其传统剧目经过历代黄梅戏艺人和剧作者的共同努力,积累十分丰富,鄂、赣、皖黄梅戏、采茶戏、花鼓戏艺人习称“36大本,72小出(亦称72小帷)。它题材广泛,地方特色浓厚,是中华民族戏曲遗产中的一份重要财富。其中最富有地方和剧种特色的是以张朝宗、瞿学富、李益、於老四、张德和、李广大、毛子才、庞大奎、宋关佑等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的《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毛子才》、《私情记》、《闹公堂》、《糍粑案》、《杨二女起解》、《打粮房》等本戏、串戏,都是根据黄梅、武穴、浠水、麻城等地的张朝宗、瞿学富等真人真事编写的,有圣旨、奏摺可查,有家谱、碑志可证。这些传统剧目分别流播到长江中下游29个打锣腔系诸剧种之中。此外,黄梅县流行的岳家拳、民间趣联和一些谜语、酒令、俗语也被吸收到传统剧目之中,方言土语更是数以百计。

湖北黄梅戏史论专家桂遇秋先生建国前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挖掘、记录、搜集黄梅戏传统剧目。上世纪60年代初,就首次将几百年来历代艺人口传心授的“36大本,72小出黄梅戏传统剧目名称,以文字形式定型并发表于报刊。他经过近50多年向黄梅戏名老艺人请教,长期、广泛地深入到黄梅县民间进行挖掘、搜集、抢救,共获黄梅县历代黄梅戏艺人演出脚本305本、出,约600万字。其中大本戏106本,小戏、折子戏、串戏199出;1990年在安徽省、安庆市文化主管部门和黄梅戏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校勘、编辑出版了《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共分15集,计大本戏100本,小戏、折子戏、串戏109出,约500万字。此前,安徽省文化局剧目研究室于1958年编印的《安徽省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只有大戏46个,小戏64出,约300万字。

关于黄梅戏的资料,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敢问黄梅戏起源“新说”新在何方)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

据桂遇秋先生考证,长江中下游29个打锣腔系的地方剧种,均与黄梅戏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这些地方戏艺人中广泛流传的“花鼓戏开了锣,不是於老四就是张德和。“采茶戏开了张,不是《告经承》就是《逃水荒》。 “唱熟於(於老四)家戏,天天有饭吃。等戏谚,与黄梅县流传的黄梅戏谚语完全相同。说明他们所演唱的剧目大都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剧情所反映的内容都是黄梅县和周边各县的真人真事,这就充分证明黄梅戏不仅流传甚广,而且影响深远。从长江中下游29个打锣腔系的地方剧种的传统剧目和主要声腔上考证,都与传统黄梅戏的主调〔七板〕、〔二行〕、〔火攻〕和黄梅县的特有剧目《大辞店》、《告坝费》、《於老四与张二女》等串戏,《上天台》、《下天台》、《告经承》、《闹公堂》、《糍粑案》等本戏,《逃水荒》、《掰竹笋》、《胡彦昌辞店》等小戏,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也正如丁永泉先生所说,“ 黄梅戏大部分剧目,包括一套常演剧目,如《张朝宗告漕》、《告坝费》、《私清记》、《卖花记》、《夫妻观灯》、《秧麦》等, 都是在黄梅形成的。不然的话, 怎么叫黄梅调呢?

四、从黄梅戏艺人看,为什么黄梅艺人要比安庆早?

黄梅戏艺人的从艺时间是追溯黄梅戏起源的重要内容,但在“养儿育女不争气,不唱采茶就学戏封建社会,黄梅戏艺人地位低下,在地方志和家谱上根本找不到有关黄梅戏艺人的文字记载,只能依靠黄梅戏艺人口碑的师承关系向上追溯。安徽《黄梅戏艺术》1981年第2期刊载著名黄梅戏作曲家潘汉明先生的《黄梅戏声腔亲缘关系初探》说:“解放初期,很多同志曾跋山涉水,为黄梅戏寻根求源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找到了黄梅戏的娘家——湖北黄梅等县。60多年前,正是因为有一批献身黄梅戏艺术的年轻新文化工作者,深入民间,走访调查,才为今天追寻黄梅戏的发展轨迹,留下了大量亲身所历、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珍贵资料。如果说60多年前黄梅戏艺人口述的口碑资料不足为证,那么60多年后开展田野调查提出“新说又怎能让人信服呢?

关于黄梅戏的资料,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敢问黄梅戏起源“新说”新在何方)

《黄梅戏艺术》期刊

安徽省安庆市最早的黄梅戏艺人按师承关系可追溯至清同治四年。据2009年8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剧作家王长安先生主编的《中国黄梅戏》记载,安徽省安庆市最早的黄梅戏艺人蔡仲贤(1865-1942),望江县人,主唱旦角,兼演其他行当;安徽省安庆市最早的黄梅戏女艺人胡普伢(1870-1936),太湖县人,主唱旦角,行行都会。而湖北省黄梅县最早的黄梅戏艺人按师承关系可追溯至清乾隆四十年。据1991年11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湖北省著名黄梅戏史论专家桂遇秋先生主编、主撰的《黄梅采茶戏》记载,湖北省黄梅县最早的黄梅戏女艺人何仙姐(1783-1855),主唱旦角;在其之后的有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艺人龚三齐(1805-1880),主唱旦角,后改唱小丑。如以上文献资料无误,湖北省黄梅县已知的黄梅戏艺人要比安徽省安庆市已知的黄梅戏艺人早82年。

历史上有多少黄梅民间艺人到皖西南传艺授徒,同台献艺,共闯江湖,没有文献资料可查,但有近代的资料可证。据建国初桂遇秋先生在调查黄梅戏发展历史时,健在的黄梅戏艺人(当时的年龄都在70至80左右)按师承关系追溯,仅从清道光年间算起,到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南等地授徒传艺的名师就有罗运保(1825—1911)、梅金玉(1854—1953)、帅师信(1858—1909)、罗花子(1862—1938)、张丙炎(1868—1941)、帅登明(1878—1946)等100余人。民国七年(1918)黄梅县的吴毛女、余海先等,在江西鄱阳县、安徽祁门县与怀宁县的查文艳、宿松县的方玉珍、王梓林等,合作演出达半年之久。民国十四年(1925)、十五年(1926)黄梅县的梁松贵、江六奀(女)、汤翰英(女)与怀宁县的夏剑波、望江杨XX的班子,用“三打七唱形式,在望江县、怀宁县、太湖县等地唱了十个多月,黄梅县黄梅戏名艺人江六奀,因唱戏患重病,死于怀宁县小市港的戏台上。黄梅县同宿松县黄梅戏艺人合作演出,每年都有,直至1954年 两县黄梅戏艺人还合作演出。

行文至此,感触颇深。随着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新鲜“出炉,人文价值徒然升值。发源地、名人故里、历史遗迹之争硝烟四起,愈争愈烈,不断提档升级。政府“调控,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媒体助威,如今似乎成为一种哗众取宠的社会时尚,成为一种别具风景的文化现象。然而,无可回避的是,专家学者的公信力在大打折扣,含金量似乎也在大幅度地贬值,黄梅戏发源地之争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乐此不彼的地方行政领导、专家学者,如有抱负、有理想、有功力,为什么不去多做一些黄梅戏艺术创新发展的大事呢?由此使我想起安徽、湖北以王兆乾、陆洪非、时白林、桂遇秋为代表的前辈黄梅戏专家、学者,几十年如一日执著追求黄梅戏艺术,梨园苦耕,为黄梅戏曲求证;孜孜不倦,为黄梅奇葩添彩。他们那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严谨执著的治学精神、德艺双馨的艺术风范,当后辈终身学习之楷模,也是黄梅戏理论研究之典范。黄梅戏发源地的考证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如果地方行政领导、专家学者、黄梅戏爱好者,把治学的视域从学术研究扩大到地方利益,带着“有罪推定思维,去争夺王者“桂冠,去放大地方效应,无疑会将黄梅戏艺术引向深渊。

作者:桂靖雷 湖北黄梅县人;从事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和黄梅戏艺术研究工作35年,系湖北省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2、关于黄梅戏的资料: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

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

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庐剧、徽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着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安庆为中心,遍及中国。著名的黄梅戏有《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过界岭》等等。到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的传说

黄梅戏是由黄梅调发展而成的,黄梅调又称黄梅歌采茶调,是从湖北黄梅县传到安徽安庆地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史载,早于唐代,黄梅县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并有清代《逃水荒》一剧佐证。该剧开头一段唱词是:“二八女坐茅棚悲声长叹,叹只叹黄梅县大不周全。甲辰年遭旱灾一连三载,树无林草无芽龙井也干。戒无荤吃长斋把经来念,惊动了玉帝爷龙心下凡。上半年好大雨下过几遍,插了田种了地人人喜欢。实指望到下年五谷满仓,又谁知发洪水五月十三。我家中有小舟倒也方便,救起了七八个投奔外边。老公公在外边测字看相,老婆婆挑牙虫混度日光。我哥哥每日里道情来唱,我嫂嫂打花鼓带打连湘。”由于《逃水荒》一剧的影响,截止2006年以前,人们一直认为黄梅戏的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并早已载入史册。现在许多专家通过论证,认为《逃水荒》一剧不是出自黄梅县人之手,而是安庆人编的,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纯属“水话”,可能是由“黄梅”二字引来的误传。即使是从黄梅县传来的黄梅采茶调,那也只是一种音乐形式,不能算剧种,真正的黄梅戏是由安徽打造的.。

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

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

黄梅戏又称黄梅腔、黄梅调,起源于民间山歌、小调。清乾、嘉年间,弹腔艺人开始吸收民间广为流传的悼亡、祈神、庙会中的道腔、仙腔,以后逐渐增加了山歌、俚曲,最后扩大到采茶调、花鼓调,并有选择地将这些曲调在弹腔中演唱,常常是同一出戏,一部分角色(多为须生)唱弹腔,另一部分角色(多为花旦、丑角)唱小调;或者在公堂戏中唱弹腔,其他场次中唱小调;也有在连台本戏中,上本唱弹腔,下本唱小调。直到同治年间,安徽黄梅戏老艺人蔡仲贤等从艺后,才基本完成黄梅戏的形成历史。蔡仲贤和徐汉卿、董焕之、徐雨文、朱赞明以及太湖的韦春台等为早期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董焕之以唱传情风格,在望江的旦行中形成一个流派,这个流派又由金火福、金文芳、杨润保、胡玉庭、龙昆玉等一脉相传。

民国年间,黄梅戏班社群起,活跃于望江(民)间及四境邻县,一批优秀黄梅戏艺人应运而生。胡玉庭熔徽调、黄梅调于一炉,形成了净唱平词的霸腔。他家住赛口,接近怀宁,受怀腔影响,逐步形成曲调活泼、表演规范的河北路子。龙昆玉经常与采茶戏、花鼓戏、托戏及花腔艺人合班演出,并广泛吸取民间山歌小调,逐步形成与众不同的龙腔。他的同班艺人又都是长岭、凉泉、太慈等一带人,道白声腔统一和谐,所以又称河南路子。两大流派异彩纷呈,各有千秋,至黄梅戏流动班社建立和电影《天仙配》问世,南北两路才在声腔曲谱化的进程中逐步统一起来。

解放后,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剧团遍及城乡,专业剧团也随之组建。1957年,举办黄梅戏传统剧目上演周活动,上演了《张三请菩萨》、《荞麦记》、《乌金记》等14个黄梅戏传统剧目,胡玉庭应邀回县与龙昆玉登台献艺。许多老艺人由政府委派(或个人自找)到外县协助建团或担任艺术骨干,宿松、太湖、岳西、湖口、都昌、瑞昌、东至等县剧团多以望江艺人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同时,还向省、地专业剧团输送一批人才。80年代以后,湖北,江西等省每年有专业剧团或戏剧专业学校来望江招收演员、学员。

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

黄梅戏是什么

1、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2、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是国粹吗?

是,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在2006年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女驸马》是一部戏曲电影,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老师领衔主演,讲述了冯素珍与李兆廷自幼相爱,婚后由于家境败落,继母逼退婚。

素珍被迫进京应试,中状元,被招驸马,洞房之夜实情相告与公主,帝赦免其罪,冯李终成眷属的故事。1984年,在央视春晚上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女士一段经典演绎也是惊艳了无数观众。

作为一种表演形态,黄梅戏不仅有“声”的部分,也有“形”的部分。与京剧相比,黄梅戏对“形”的要求较为宽松,演员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临场发挥,用恰当的动作丰富表现力。

但在“小潘潘”的表演视频中,舞蹈的部分被全然放弃,只见她紧盯镜头、不断扭动脑袋、刻意保持微笑,还有过于的频繁挑眉,这一切其实都与冯素珍的人物形象大相径庭。

本文关键词:黄梅戏的发源,黄梅戏最早发源于哪里,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简介,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是什么,黄梅戏的发源地是。这就是关于《关于黄梅戏的资料,黄梅戏的起源与由来(敢问黄梅戏起源“新说”新在何方)》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黄梅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