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淘宝百科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时间:2023-01-30 10:10:27

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上厕所怎么解决?技术含量很高2、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

1、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上厕所怎么解决?技术含量很高

6月5日上午10点44分,神舟14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神舟14号的发射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重要一环,在6个月的在轨时间里,将完成问天号和梦天号实验舱的对接和转位,以及天舟五号飞船的对接。可以这么说,我国空间站的“T字形”主体结构,就是在神舟14号乘组在轨期间完成的,意义十分重大!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神舟14号发射成功

神舟14号乘组仍然包括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其中刘洋还是一位女性航天员,是继王亚平之后,我国空间站迎来的第二位女性。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中呆上6个月。与神舟12号、13号不同的是,神舟14号与神舟15号将实现空间站航天员的在轨轮换,届时我国空间站同时在轨的航天员数量将首次达到6人。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神舟14号的3位航天员

6个月的太空旅程可不算短了,如此长的在轨时间,也让大家对航天员的生理问题非常关注,例如女性如何解决生理期等。不过,女性生理期可以想办法推迟或暂停,但人有三急:“屎尿屁”可不能憋着。上厕所,在地球上是一件极为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到了太空中,却意外地成了一个难题,这是为什么呢?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刘洋是我国空间站第二位女航天员

当然是失重惹的祸。在地球上,由于有重力的存在,固体和液体排泄物会自然下落,只要马桶的开口够大,相信每个人都能够轻松搞定如厕问题。但到了空间站上,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处在失重的环境中,不管是粪便还是尿液,都会不受控制地到处乱飞。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真出现了这种情况,绝对会是一场令人作呕的“大灾难”。不仅航天员受不了,如果沾到了电子设备上,还有可能酿成故障。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空间站处于失重环境

在人类开展载人航天的早期阶段,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技术有限,再加上几十年前的飞船在太空中呆不了多长时间,也就是转几圈就回来,上厕所的问题就不是特别突出。只要采用低残渣饮食,以及在发射前清洁肠道等方法,可以让航天员在任务期间不排便。至于排尿,直接使用尿袋收集就行。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尿液收集袋

这种方法在初期还是可行的,但后来随着载人航天的发展,航天员在太空中呆的时间越来越长,想要一直不排便也越来越难。到了20世纪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活动,航天员要在太空中呆上8天之久,如何解决这期间的上厕所问题,已经成了一项无法回避的任务,毕竟不可能要求一个人8天不排便。

但是阿波罗飞船上的空间并不宽裕,不可能建出一个独立的厕所,于是便采用了粪便收集袋来解决排便问题。这种粪便收集袋的结构比较原始,有一个漏斗状的圆形开口,使用时需要拿胶布将袋口粘在屁股上。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阿波罗飞船配备的粪便收集袋

这还不算完,在排便完成后,还需要将杀菌剂也倒入袋中再密封,还要揉搓均匀。如果不这样做,袋中的细菌会产生大量气体,直到把袋子给爆掉,事情就闹大了。可以想象得出,这个收集袋使用起来是很不方便的,一不小心就会搞出“飞翔”事故。例如在阿波罗10号被解密的通话中,就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

塞尔南:那个玩意是从哪儿来的?

斯塔福德:快给我张纸!这是一坨“屎”,就要从我眼前飘过了!

杨:这不是我拉的,我拉的不是这个形状!

塞尔南:我也不认为这是我拉的!

斯塔福德:也不是我!我的有点粘。赶紧把它丢掉!

杨:万能的上帝!

据说,此时在录音中还传来了地面人员的笑声,可以想象此时飞船中那3个人的心理阴影面积。阿波罗10号也成为史上第一艘被大便袭击的载人飞船。不仅如此,后来成功登上月球的阿波罗飞船,还将装着大便的收集袋直接抛弃在了月面上,这明显属于严重污染月球环境的行为,一点儿都不环保。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被丢在月球上的排泄物袋子

阿波罗登月还只是航天员长期在太空驻留的序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载人空间站,航天员在天上呆的时间越来越长,从几天延长到十几天、一个月,直至现在的半年。如此长时间的太空生活,再使用粪便和尿液收集袋就不可想象了,上厕所的问题必须要妥善解决!

这期间还有一个插曲:现在大家给孩子用的纸尿裤,是华人唐鑫源博士发明的,当年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太空中的宇航员。但纸尿裤的能力再强,也只能是应应急,不能长期使用。于是,在需求的驱动下,技术含量极高的太空马桶终于出现了。

既然是一个马桶,就不能再像粪便收集袋那样原始,需要让人能够方便地使用它。设计一个太空马桶所面对的主要难题就是:如何在失重的条件下把粪便和尿液控制住,让它们去往该去的地方。要做到这一点,人们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气流来“引导”排泄物,做一个“抽气”马桶。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美国航天飞机上的太空厕所

通过负压等方法,可以在太空马桶的收集口处形成强大的流向马桶内部的气流,排泄物会被吸入马桶,也就不会到处乱跑了。这个原理听上去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却不容易,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密封。为了确保密封性,太空马桶的开口非常小,直径都在10公分左右,使用的时候极不方便,甚至需要专门的训练才行。

例如,美国就曾开发了一套摄像系统,让宇航员可以实时监控自己臀部的位置,通过多次尝试和不断改进,如厕的“精度”才能提高。至于尿液,是通过一根管子来收集的,男性用着还好,对女宇航员来说就不那么方便了。

不仅如此,为了对抗失重,航天员在如厕时还得把脚套进专门的固定装置中,不让身体飘走,然后再将臀部与马桶口紧紧贴住,如果动作不到位,还是有“飞翔”的可能。因此,早期的太空马桶用起来是非常麻烦和困难的,名声也相当不好,有些航天员甚至害怕使用它。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太空马桶的开口非常小

在美国早年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中,就出现了一件趣事。由于上面的马桶特别难用,有一位航天员十分恐惧上厕所,在进入天空实验室后一度不肯吃饭,以避免排泄。然而事与愿违,他没想到即使不吃饭也不能完全阻止排泄,最后还是没能幸免,不得不就范。

好在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太空马桶也在改进,尤其是在人体工程学方面,变得越来越好用了。其实太空马桶除了能收集排泄物之外,它还要对其进行分类处理,所以内部结构十分复杂。

现代太空马桶配备了尿液分流器、粪便压缩干燥器、臭味抑制器和细菌过滤器等设备,有的甚至还有用来吹干屁股的吹风机。不仅能处理粪便和尿液,太空马桶还可以处理气体。“屁”的成分中含有甲烷和氢气,都是易燃易爆气体。空间站内部空间狭小,如果可燃气体积聚得多了,那可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国际空间站上的俄制厕所

为了避免爆炸风险,航天员如果想排气的话,也得用太空马桶解决。由于技术含量极高,这种马桶的昂贵程度也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是苏联建造的,因此苏联/俄罗斯制造太空马桶的经验很丰富,国际空间站就有一个俄罗斯生产的厕所,价格竟高达1900万美元,简直是贵到离谱。

但这还不是最贵的,NASA后来自己也开发了一套太空马桶,命名了UWMS,运用了多种新技术,耐腐蚀性能更好。据说为了方便女性航天员使用,在研制过程中还专门招募了女性志愿者,对其如厕过程进行了研究,以确保马桶对女性更加友好。这一套操作下来,该马桶的价格竟还超过了俄罗斯产品,达到了2300万美元。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价格高达2300万美元的UWMS太空马桶

相比美俄,我国的载人航天起步较晚,但由于空间站建设的需求,太空马桶技术发展得也很快。在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上,由于在轨时间较短,航天员只需要配备类似于纸尿裤的尿液收集装置。但在神舟六号上就有了大小便收集器。现在我国的空间站上已经配备了自主研制的太空马桶,

该马桶采用的也是“抽气”原理,使用风机来产生稳定可靠的气体流场,实现了失重环境下排泄物的收集。而且还同时兼顾了男女航天员的不同生理结构特点。正因为有了可靠好用的太空马桶,空间站内3名甚至6名航天员在这方面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意义非常大。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

不过,光把排泄物收集储存起来还不算完。一个正常人平均每天会产生150~200克的粪便和1500~2000毫升的尿液。如果按每天排便175克,排尿1750毫升计算,3名航天员太空驻留6个月,总的排便量将达到94.5公斤,排尿量可达964公斤。虽然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但这些排泄物的总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如果全部储存起来,对空间站将是极大的负担。

粪便的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在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后,剩下的固体部分会随着货运飞船返回地球,并和飞船一起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但尿液却不能这样做,它的量很大,6个月的量就接近1吨,占据的体积非常可观,不可能一直储存到货运飞船返回,况且飞船里还要装载别的废弃物。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固体排泄物会和货运飞船一起在大气层中烧毁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排到太空里了事。早期的太空厕所就是这么干的,当尿液被排放到太空的真空环境后,会先沸腾,然后再凝华,形成云雾状的尿晶体,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据说还非常好看。

但这些尿晶体却会对航天器带来麻烦甚至危险。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就采用了排出式的厕所和浴室,在经历了多年的使用后,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外面被冰块层层包裹,发电效率损失了40%,这些冰块就来自排出来的尿液和洗澡水。飞散的冰块如果撞击到航天器的设备,还有可能造成破坏。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由于航天员所需的生活物资都需要用火箭发射上去,成本非常大,每公斤需要几千美元。这些耗费巨资运上来的水被喝掉后,形成的尿液如果直接排走,将是极大的浪费。因为尿液的成分里绝大部分都是水,如果能回收利用的话,能够节省大量的成本。

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

和平号空间站

因此,现在的太空厕所已经不再向太空直接排出尿液了。例如,我国空间站就配备了尿处理子系统和净水器,尿液经过蒸馏和深度净化等工艺后,其中的水分会被回收。这些处理后的水非常纯净,完全可以供航天员饮用,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除了饮用之外,水还可以用来制氧,极大地减轻了物资保障的负担。

讲到这里,航天员的“三急”问题就都解决了。在地球上非常自然的事情,到了太空就如此复杂,令人十分意外。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不断前进,将来也许会有更多有趣的事情出现。

#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 直击现场#

2、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

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

一、睡觉

宇航员在天上绕地球航行,太空日出日落由航天器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而定。有时24小时内日出日落交替许多次,宇航员无法遵循地球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只好机械地按钟点安排工作和睡觉。

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找不到“躺”的感觉。到了失重的环境里,人们失去了“上”“下”的参照坐标,脚踩不到地,四周全是天,根本分不清上、下,因此,睡觉也就没有了“平躺”一说。由于无论站着、躺着,还是趴着都可以入睡,所以宇航员睡觉可以飘在太空舱里睡,挂在墙上睡,绑在床上睡,也可以吊在梁上睡,靠在桌边睡。

二、进食

太空餐桌是特制的。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碗、盘等餐具,桌上装有水冷却器和加热器。吃饭时,宇航员必须先把脚固定在地板上,把身体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飘动。面对摆在餐桌上的饭菜,一定要注意端碗、夹饭、张嘴、咀嚼一连串动作的协调。端碗要轻柔,动作太猛,饭会从碗里飘出去,夹饭、夹菜要果断,夹就要夹准、夹住,最好不要在碗里乱拨拉,以免饭菜飘走,使用叉子效果最好。

饭菜夹住后,张嘴要快,闭嘴也要快,因为即使是放到嘴里的食物,不闭嘴它也会“飞”走;咀嚼时节奏要放慢,细嚼慢咽利于消化,还可以减少体内废气的产生和排泄,避免宇航员生活环境的污染。

三、洗脸和刷牙

最初美国人是用一种特殊的胶姆糖经过在嘴内充分咀嚼来代替刷牙的,苏联的航天员则是用手裹着毛巾在口腔内按摩擦洗来代替刷牙。这两种方法很简单,但口腔中的细菌不易清除。后来发明了密封式吸水法.航天员就可以在太空中较彻底清洁牙齿和口腔了。

航天员使用一种密封式刮胡刀,它可以通过一条密封管同吸尘器联起来,吸尘器能把胡碴吸进废物处理箱中。

太空理发也很不容易,因此无论男女宇航员在上天之前都要把头发理得短些再短些。但是长时间的飞行,头发又会长长,怎么办?宇航员必须发扬团结精神互相帮助,一人理发,一人拿着吸尘器吸走剪下的头发。

四、洗澡

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和苏联/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都有“洗澡间”。早期的洗澡间实际上是一个不透水的强力尼龙布制成的圆柱型淋浴罩,上连天棚下接地板,顶部有水箱、喷头和加热器。洗澡前航天员要戴好呼吸器,耳塞和护目镜钻进这罩中,待密封后呼吸器与外界相连,就可打开水龙头洗澡了。由于没有重力,水是不会自动从喷头中流下来的,需要给水箱中的水加压,使水流通过喷头喷出来。洗完澡的水要被净化吸附装置收集到废水箱中,经净化后再重复使用。

后来美国科学家对太空浴室进行了改进。把浴室变作一个浴罩,罩内被施以0.8个大气压,浴罩下部装有抽风机,航天员洗澡时打开淋浴龙头和抽风机,上面洒水,下面抽水,这样便有身处地球一样的沐浴效果。虽然水能够净化回收,但太空舱内的储水终究有限,所以美国航天员平时也只是用浸透浴液的海棉擦擦身体。

五、洗手间

太空中的洗手间也是真空的。上厕所,必须坐在精心设计的马桶上。两脚先放进固定的脚套里,腰间用座带绑好,用手扶着手柄。

如果是大便,不是用水冲,而是用一个特别的抽气机,将粪便吸进塑料盒里。每解一次,就会更换一个盒,这些盛着粪便的塑料盒会被弹到太空。如果是小便,也是利用抽气机,将其吸进一个特别形状的杯子里,经过橡皮管灌进地板下的污水池里。

易患疾病:

由于在太空中的工作环境与地面有所不同,长期在太空中工作宇航员身体也有可能得一些疾病。

(1)、心理功能障碍

航天员在太空中,引起的不适感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其产生心理变化。如忧虑、厌烦、抑郁、思念、记忆力衰退、对工作失去兴趣等。

(2)、心血管疾病

由于失重,人体的血液向头部、胸部充盈增强,头部动脉压升高,头面肿胀,鼻子呼吸也不畅通,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3)、太空运动病

类似晕车、晕船。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

(4)、肌肉萎缩

太空飞行时由于失重,肌肉不再对抗重力的作用,肌肉所做功大大减少,因而出现了肌肉的废用性变化,工作能力下降。

(5)、骨质疏松

由于失重,骨骼不必再承受人体的重量,加上运动量减少,减轻了对骨骼的刺激,结果使骨骼中的矿物质排出增加,而造成骨质疏松。

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

航天冷知识来了

1、失重情况下能睡好觉吗?

在太空,可以站着睡、躺着睡、竖着睡设置可以飘着睡,当然,航天员也有专门的睡眠区。航天员睡觉时会钻到固定在睡眠区的睡袋里。

事实上航天员在睡袋中漂浮着,用绳子将人倒挂在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背部和侧面没有感觉,有些航天员对此还不太适应,需吃安眠药,另一些人即使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也能睡得很香。

如果睡觉的时候你的头部处在不通风的地方,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聚集在鼻子附近,当航天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脑后部的`一个报警系统就会发出警告,使航天员惊醒,不过换个地方又可以睡啦。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会出现液体头向转移、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变化,为了减少太空飞行对身体的影响,需要在太空中做运动,开展锻炼。一般的运动器械有拉力器,主要用来锻炼上肢力量和腿部力量,可有效预防一些肌肉群的萎缩和力量减弱;还有一种是自行车功量计,航天员在自行车功量计上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与飞行时间有关,一般每天锻炼1.5至2小时。

2、航天员的衣服穿着舒服吗?

宇航员的宇航服要保证在真空的环境下,能够个宇航员提供一个正常生活的空间,所以价格是非常昂贵的。一套舱内的宇航服一般需要20多万的人民币,重量为20公斤左右,一套舱外的宇航服的造价通常需要2亿多的人民币,重量也达到了120多公斤。

航天员的航天服除了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比如要求要是防火材料)有特殊要求以外,通常和我们在地球上穿的没什么差别。当在失重情况下穿航天服的时候,航天员实际上就是在衣服内漂浮,感觉不到衣服的存在。

3、在太空中会变成路痴?

由于没有“上”或“下”的感觉,航天员需要依靠别的标志来确定“上”和“下”,在微重力的情况下,航天员常常产生错觉,分不清方向。

在太空定位、转移或运动等感觉与在地面上不一样。在太空行走是非常轻松的,航天员很快就习惯到处行走和用固定足的方法将自己固定在空间站上。

穿上航天服在太空中行走会笨拙很多,这是因为工作服体积大,就像套上一个气球,视觉和触觉都受到了限制。

4、在太空吃饭是怎样一种体验?

身处太空,食物会像人一样到处飘来飘去,为了方便用餐,最初美国和前苏联把航天员的所有食品都制成“糊糊”,吃的时候像挤牙膏一样挤到嘴里,吃起来毫无滋味可言。随着各项技术的提升,中国人已经成功将“吃”的天赋发挥到外太空,中国宇航员们可以任性“挑食”啦!

我国天宫二号航天员景海鹏曾揭秘在太空中一天的饮食:早餐有粳米粥、椰蓉面包等7种食品;中午有什锦炒饭、肉丝炒面等8种食品;晚上有绿豆炒面、牛肉米粉等8种食品;加餐也有5种食品。甚至,可以在太空来壶茶!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中泡饮的“太空茶”,是由多位专家历时近3年、经过百余次的反复配方和实验研制而成。

5、听说去太空一圈会长高?

在失重情况下,脊椎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而变长,使得人变高了(长高1-2英寸)。

同时,当所有肌肉放松的时候,大腿会轻轻向上抬起,胳膊向前方舒展开,身体略微弓着,仿佛是在水中一般。

6、 航天员是怎样打发业余时间的?

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喜好,各有偏重,在飞行中可以各自选取自己喜欢的娱乐。有的可以利用膝上型电脑看书或给家人发邮件,有些人在听音乐或玩游戏,再有些人就是与地面的亲友打电话或与其他同事聊天。可是绝大多数航天员在刚进入空间站时,大部分业余时间是站在窗旁,眺望宇宙和注视着地球。

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

一、睡觉

宇航员在天上绕地球航行,太空日出日落由航天器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而定。有时24小时内日出日落交替许多次,宇航员无法遵循地球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只好机械地按钟点安排工作和睡觉。

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找不到“躺”的感觉。到了失重的环境里,人们失去了“上”“下”的参照坐标,脚踩不到地,四周全是天,根本分不清上、下,因此,睡觉也就没有了“平躺”一说。由于无论站着、躺着,还是趴着都可以入睡,所以宇航员睡觉可以飘在太空舱里睡,挂在墙上睡,绑在床上睡,也可以吊在梁上睡,靠在桌边睡。

二、进食

太空餐桌是特制的。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碗、盘等餐具,桌上装有水冷却器和加热器。吃饭时,宇航员必须先把脚固定在地板上,把身体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飘动。面对摆在餐桌上的饭菜,一定要注意端碗、夹饭、张嘴、咀嚼一连串动作的协调。端碗要轻柔,动作太猛,饭会从碗里飘出去,夹饭、夹菜要果断,夹就要夹准、夹住,最好不要在碗里乱拨拉,以免饭菜飘走,使用叉子效果最好。

饭菜夹住后,张嘴要快,闭嘴也要快,因为即使是放到嘴里的食物,不闭嘴它也会“飞”走;咀嚼时节奏要放慢,细嚼慢咽利于消化,还可以减少体内废气的产生和排泄,避免宇航员生活环境的污染。

三、洗脸和刷牙

最初美国人是用一种特殊的胶姆糖经过在嘴内充分咀嚼来代替刷牙的,苏联的航天员则是用手裹着毛巾在口腔内按摩擦洗来代替刷牙。这两种方法很简单,但口腔中的细菌不易清除。后来发明了密封式吸水法.航天员就可以在太空中较彻底清洁牙齿和口腔了。

航天员使用一种密封式刮胡刀,它可以通过一条密封管同吸尘器联起来,吸尘器能把胡碴吸进废物处理箱中。

太空理发也很不容易,因此无论男女宇航员在上天之前都要把头发理得短些再短些。但是长时间的飞行,头发又会长长,怎么办?宇航员必须发扬团结精神互相帮助,一人理发,一人拿着吸尘器吸走剪下的头发。

四、洗澡

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和苏联/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都有“洗澡间”。早期的洗澡间实际上是一个不透水的强力尼龙布制成的圆柱型淋浴罩,上连天棚下接地板,顶部有水箱、喷头和加热器。洗澡前航天员要戴好呼吸器,耳塞和护目镜钻进这罩中,待密封后呼吸器与外界相连,就可打开水龙头洗澡了。由于没有重力,水是不会自动从喷头中流下来的,需要给水箱中的水加压,使水流通过喷头喷出来。洗完澡的水要被净化吸附装置收集到废水箱中,经净化后再重复使用。

后来美国科学家对太空浴室进行了改进。把浴室变作一个浴罩,罩内被施以0.8个大气压,浴罩下部装有抽风机,航天员洗澡时打开淋浴龙头和抽风机,上面洒水,下面抽水,这样便有身处地球一样的沐浴效果。虽然水能够净化回收,但太空舱内的储水终究有限,所以美国航天员平时也只是用浸透浴液的海棉擦擦身体。

五、洗手间

太空中的洗手间也是真空的。上厕所,必须坐在精心设计的马桶上。两脚先放进固定的脚套里,腰间用座带绑好,用手扶着手柄。

如果是大便,不是用水冲,而是用一个特别的抽气机,将粪便吸进塑料盒里。每解一次,就会更换一个盒,这些盛着粪便的塑料盒会被弹到太空。如果是小便,也是利用抽气机,将其吸进一个特别形状的杯子里,经过橡皮管灌进地板下的污水池里。

易患疾病:

由于在太空中的工作环境与地面有所不同,长期在太空中工作宇航员身体也有可能得一些疾病。

(1)、心理功能障碍

航天员在太空中,引起的不适感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其产生心理变化。如忧虑、厌烦、抑郁、思念、记忆力衰退、对工作失去兴趣等。

(2)、心血管疾病

由于失重,人体的血液向头部、胸部充盈增强,头部动脉压升高,头面肿胀,鼻子呼吸也不畅通,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3)、太空运动病

类似晕车、晕船。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

(4)、肌肉萎缩

太空飞行时由于失重,肌肉不再对抗重力的作用,肌肉所做功大大减少,因而出现了肌肉的废用性变化,工作能力下降。

(5)、骨质疏松

由于失重,骨骼不必再承受人体的重量,加上运动量减少,减轻了对骨骼的刺激,结果使骨骼中的矿物质排出增加,而造成骨质疏松。

本文关键词: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 趣事,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视频,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资料,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图片。这就是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特点,宇航员在太空怎么生活的(神舟14号航天员将在太空呆6个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太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