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淘宝百科

腊月二十四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的由来有那些(南方却是腊月二十四)

时间:2023-03-09 03:20:48

关于【腊月二十四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的由来有那些,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北方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却是腊月二十四,这有啥区别吗?2、小年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3、过小年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1、北方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却是腊月二十四,这有啥区别吗?

北方是二十三过小年,南方是二十四过小年。同样的节日,但是南北方过节却相差了一天。

这个南北方过的小年,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那大家想过没有,为何相差了一天呢?

难道是过节还要排队?

先北再南?

清朝中期以前,民间都是二十四过小年

从古代封建王朝周朝开始,就已经有过小年,祭祀灶神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的开始,主要就是:扫年,做大扫除;祭灶,祈祷丰衣足食。

很多地方在这一天,还有吃灶糖、吃火烧、喝豆腐脑的习俗。

腊月二十四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的由来有那些(南方却是腊月二十四)

宋朝的时候,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可以这么说吧,过小年的时间,在很早以前就是在腊月二十四。

一直到清朝前期的是,都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从清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雍正又是一个比较节约,比较会过日子的皇帝。为了节省皇宫的开支,就在这一天,顺便把灶神也给拜了。

皇宫大内改成二十三过小年,那些王爷贝勒们也纷纷效仿。从此开始,过小年的时间,就变成官方二十三,民间二十四。

清王朝的中心在北京那一块,比较偏北方。所以,北方比较受影响,慢慢的民间也把过小年的时间,都改在了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四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的由来有那些(南方却是腊月二十四)

而南方因为远离政治中心,受到的影响很小,一直都保留二十四过小年。所以,同样的一个节日,就出现了南北方相差一天的局面。

有人问,为啥他家是南方的,也是二十三过小年呢?

这个很简单,原因就是可能有网友所在的地方,人口都是从北方迁徙过来的。

自古以来,北方都是容易受到动乱。像封建王朝开始,就是北方一直和游牧民族打仗,甚至出现政治中心被攻破的局面。

那到了清朝后期的时候,更是如此。几次鸦片战争,都把北方祸害的很严重。抗日战争的时候,小日子也是从北方开始入侵的。

腊月二十四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的由来有那些(南方却是腊月二十四)

相比较富饶的南方,北方的人民可以说是多灾多难。遇到兵荒马乱,或者是干旱颗粒无收的时候,为了活命,都是举家外逃。

逃到哪里去?

就是逃到南方去。

所以,现在很多南方的居民,可能都是从北方逃难过去安家的。尤其是以前河南、河北两个省份,逃难的人最多。

如果位置在南方,但是仍然是二十三过小年,那可能祖上就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祖上可能都是从北方逃难过来,在此安家的。所以,还保留着二十三过小年的习俗。

还有人问,为啥他家那边从来不过小年?

这个,听起来很稀奇,但是确实有一些地方,没有过小年的习惯。这些地方,大部分都位于广东沿海地区。

我个人的理解,这些不过小年的地方,以前也是过小年的。只不过近代以来,可能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就把过小年这个习俗给忽略了。

腊月二十四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的由来有那些(南方却是腊月二十四)

像现在很多沿海地区,过圣诞节的热情,比过元旦还要热闹。因为接触的西方文化比较多,都渐渐的喜欢过西方的节日,对自己的节日就不在意了。

一代人不过小年,那下一代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过小年”是啥。那这个习俗节日,就会出现断层。

我个人觉得,不过小年的地方,真的是有些不应该。这个节日还算比较重要的,因为祭祀灶神,祈求丰衣足食,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份量还是很重的。

西方文化可以接受,但是自己的节日也不能忘记啊!

那些从家不过小年的地方,还是好好的反省一下吧。

2、小年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小年来历:

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是在腊月二十三和腊月二十四,又称为“小年”。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传说中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要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百姓觉得要敬重灶王才有了祭灶这一风俗,来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风俗:

1、贴灶神画像

小年这天,也是传统意义上民间祭灶的日子。小年这一天人们不仅会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糕点等,也会把旧的灶神画像换下来,贴上家家户户“请”回来的一帧新灶王像。

2、剪窗花

小年通常是在为过春节做准备,而剪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窗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剪纸品种之一,小年的窗花内容有喜鹊登梅、狮子滚绣球、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

各地小年的时间差别

1、北方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古时北方地区也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2、南方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四——“民间传统小年”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这天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3、江浙沪地区:除夕前一天——“小年夜”

江浙沪地区习惯称除夕为“大年夜”,与其对应,除夕前一晚则被称为“小年夜”,这一天也被称为小年。历史上,腊月二十四夜,吴人称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称此夜为小除夕。

3、过小年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过小年的由来和寓意是:

过小年的寓意:首先是祭拜灶君,寄托了老百姓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人们将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茶、酒、鸡,并且烧香和燃放鞭炮。

还有就是“扫尘”了,大家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另外,“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寓意把不好的运气赶走,对未来日子有崭新的希望。

过小年的由来:农历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过小年吃灶糖:

小年这一天,还有吃灶糖的习俗,如有民谣说“二十三,糖瓜粘”。灶糖起初为祭灶、辞灶时的供品,主要原料是麦芽糖,还有一种是江米磨粉加饴糖所制。因灶糖多做成圆形,似瓜,中空,所以也称“糖瓜”。灶糖的粘性特别大,入口粘牙,故又称“胶牙糖”。

北京俗称“关东糖”,因是按关东传统制法做成。上海、江苏的灶糖呈元宝形,也称“糖元宝”(扬州人还在灶糖上插一条葱绿的喜花,叫做“元宝灶饭花”),或称“廿四糖”。山西地区则统称“麻糖”。此外,还有做成荸芹、葫芦、小鸡、小鸭等各种形状的灶糖。

人们认为灶糖富有粘性,用糖祀灶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使他上天后无法说人的坏话和过错;又因为其味甜,灶王爷吃糖后嘴甜,就会多说好话。

本文关键词:腊月二十四是小年夜吗,腊月二十四的年俗,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由来,中国腊月二十四过小年风俗,腊月二十四的由来和风俗。这就是关于《腊月二十四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的由来有那些(南方却是腊月二十四)》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腊月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