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淘宝百科

我亲爱的安德烈佳句

时间:2023-03-14 08:16:43

1. 亲爱的安德烈好词好句好段

(1)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2)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

(3)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费的。可是整个社会,如果历史拉长来看,却是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累积能量。

(4)德语有个说法:“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那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

(5)一个没人理睬的边缘人。

(6)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儒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僚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7)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8)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啊,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品味,搞自己的游戏,设定自己的对和错的标准。

(9)这个社会不知为什么对过去充满怀念,对现在又充满幻灭,往未来看去似乎又无法找到什么新的想象。

(10)我想狂奔一番,想在学校里。我想嘶吼一番,用我的肺。我刚发现这世上,没有真实世界这回事,只有谎言,迫使你设法穿越。

(11)成年人锁在自己的惯性思维里,又掌握订定游戏规则的权力,所以他太容易自以为是了。

(12)我相信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

(13)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由逻辑来管辖。

(14)我在自己的生活里拒绝奢华,崇尚简单,以便于“对得起”那千千万万被迫于贫穷的人,但是我不会加入什么扶贫机构,或者为此而去竞选市长或总统,因为,我的“道德承受”也有一定的限度。

(15)给生活“加料”的通常都是些芝麻小事,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16)不管别人怎么伤害了我们,我们都不能报复,从而去伤害别人。

(17)歌德曾经这样描写少年:“向天空他追求最美的星辰,向地上他向往所有的欲望”,十九岁,我觉得,正是天上星辰和地上欲望交织、甜美和痛苦混乱重迭的时候。

(18)所以每一次的受伤,都是人生的必修课?受一次伤,就在人生的课表上打一个勾,面对下一堂课。

(19)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20)我只能让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

2.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的好句至少5段,并且对每段都有相应的批注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在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

感悟: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这段话,想必是大多数人想追求的工作状态;可是,现实中,哪里去找这样两全其美的工作,只为生活有意义,不为生计。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做着自己不喜欢而感觉痛苦的工作,并无法摆脱;首先,这个社会提供很少这样既对你有意义又给你时间的工作;其次,即使有,大多数人也恐怕意识不到对自己有意义的工作以及如何利用工作业余的时间去体验生活。我们现在被灌输一种观念,就是所有的工作不是枯燥乏味,就是劳心劳累,所以要想让自己身心愉悦,只有接受工作带来的痛苦,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才是上策;我在疑问:难道没有一种工作是让人从心底里就喜欢它,爱上它吗?每个人是否都会有一种工作让他感觉有意义?我们该如何既在社会上立足,又可以工作得快乐,有意义,这是个太难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这次的‘失败启蒙’教给我的,不是‘你以后一定不能忍受城乡差距、贫富不均所带来的不公平’。也就是说,‘失败启蒙’给我的教训,不是打入‘成功者’的行列,而是,你要去挑战、去质疑‘成功者’的定义。

感悟:龙应台从乡下转学到镇上,因不会投铅球而被老师和同学嘲笑,而她所得到的教训感悟却是上面这段话,第一次看到这段话,让我震撼,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观念。我想起了自己刚入初中那会,也是从村里去的土孩子,会羡慕城里孩子所拥有的城市气,会从他们的眼光中意识到自己的土气,而我所做的是什么呢?是嫌恶自己,嫌恶自己的农村气,为了那点虚荣,我开始逐渐向城市气靠拢,摆脱自己身上原所拥有的气质,慢慢变成了假里假气的城市人,似乎是见过了世面,提高了修养似的,现在看到龙应台这句话,真是觉得自己懦弱不堪;我该时刻记得这句话,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成功者权威,要勇敢坚持自己的价值体系。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

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呼呼地追过来了,他会因而恐惧,觉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你真的“平庸”吗?其实要看你让自己站在哪一条跑道上。如果你决定作那清晨散步的人,怎么会有“平庸”的问题呢?会不会你的气定神闲,你的温和内敛,你的沉静谦逊,反而就是你最“杰出”的人格特质呢?”

感悟:现实中的大多数人知道自己走的哪条路吗?自己走的哪条路似乎往往只有别人看得出,而自己却身陷迷惘。也许生活安静舒适的你哪天看到曾经一起上大学的密友获得成功,你心里没有异样的不知所措吗?顿时觉得自己的生活百般不适?可是你知道吗,你在她眼里的路就是清晨作散步,她羡慕你的安闲舒适,羡慕你所走的跑道,而你却不自知。而我便是那种无法定位自己跑道的那种人,是随着心境不停变换自己的跑道,一会是清晨散步,一会是百米赛跑,一会是五千米慢跑;更恐惧的是,在做清晨散步时,看到百米赛跑和五千米慢跑的人,会恐惧自己被“淘汰”,而在做百米赛跑或者五千米慢跑时,却羡慕清晨散步的人的悠闲和自在。毕业一年,大家的生活都开始上轨道,有结婚生子过舒适生活的,有继续在城市里漂着的,有忙碌的,也有安适的,各有各的生活节奏,自己选择的跑道该坚持走下去,不该望着其他跑道的人比较从而导致心乱。

3. 亲爱的的安德烈摘抄600

安德烈14岁的那一年,龙应台离开了欧洲的家,到了台北做公务员。

这一呆就是三年半,龙应台跟“安安”的联系就是每天打电话,可电话打久了之后,就“变得无话可谈”。在2003年,龙应台恢复到个人的生活中,可等龙应台想要再去认识这个孩子的时候,安德烈已经18岁了,[5] 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的可爱的安德烈哪里去了?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她觉得, 一个18岁的孩子跟母亲之间,和14岁的孩子是不同的。

第一,他不愿意让你拥抱他;第二,他离你远远的;第三,你的出现让他很丢脸、尴尬;第四,他跟你不愿意在任何一个时间同时出现。所以龙应台就在想怎么样可以重新认识这个人。

[5] 当时龙应台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就是,就这么下去,两个人最后渐行渐远;第二个选择就是,龙应台得做些事情来认识一个18岁的人。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

她说:“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她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所以龙应台去找安德烈——她心里不抱任何的希望,没有任何的期待,她等着被他拒绝——但她还是找了他,问他愿不愿意跟她通过写信的方式,来重新认识彼此。

但是她也把话讲到前头,因为龙应台知道如果是他们两个私人写信的话他写两天就没有了,龙应台告诉他说这可是个专栏,一月一次,非写不可,否则就开了天窗。当他说好的时候龙应台很意外,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说“好”了。

这一写就是三年,后来成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5]。

4. 有木有《亲爱的安德烈》的1000字摘抄

在《亲爱的安德烈》里作者龙应台说,她知道她的儿子安德烈爱她, “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更为尖锐的是她进一步又说, “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安德烈的父亲是德国人,他本人是德国籍,龙应台在他十四岁的时侯由德国只身赴台湾任职,任职四年再见儿子发现她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却不“喜欢”她,她问. “我的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

十四岁到十八岁,太关键的四年了!十四岁的安德烈和十八岁的安德烈根本就可能是两个人,结论是,龙应台错过了儿子的成长.

龙应台却说“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她采用与儿子写专栏通信的方式沟通, 《亲爱的安德烈》便是龙应台,安德烈三年通信的结集,书中双方在梳理自己的同时努力探询对方,向对方靠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母亲的顽强和能力.做父母需要能力,所谓青春期叛逆,我认为唯一的原因在于,家长没有能力跟上孩子的成长.

在这本书里,母亲基本上是坦诚的,儿子是相当努力的—指其以写作的方式表达传递—这书是我一字一字读下来的,其间怀着一种类似窥探的隐秘心理的.书中龙应台最后一封信写一这样一件事情:从十四岁就与母亲分开的安德烈同弟弟到上海做暑期实习,龙应台“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来. 一个母亲的快乐想象:母子三人共处一室,在上海生活一个多月,多幸福.让我来引导你们认识中国大陆,多愉快.”

不料遭到儿子们的拒绝,他们甚至不于母亲同住一个酒店.母亲:连一个周末都不肯?儿子:一个周末都不!龙应台把这归咎于价值观的不同,她奉行“亚洲价值”,认为孩子这个月应该同她一起,孩子们奉行“欧洲价值”,一个月的自由独立都不愿放弃.

其实我倒是觉得:她的两个儿子没有大人想的那么复杂,其实挺单纯的,他们就想自己玩一玩,说白了就是玩兴冲突而已,他们玩时身后拖着个老太太,多无聊啊.

见过同居一室却因家长没有能力致使彼此无法沟通的家长和孩子,也见过因分居两地导致亲情淡化的家长和孩子,比如龙应台和安德烈.我之所以觉得龙应台“基本上是坦诚的”,是因为她没有说,当她决定离开才十四岁的孩子去台湾就职时奉行的是什么价值,欧洲的还是亚洲的?智慧如她般的母亲不会想不到,她这一去对未成年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对今后的母子关系意味着什么,亲子关系的形成哪里是仅靠精神沟通就能够的?但她还是选择了离去.安德烈直言,他概念中的“家”里,没有母亲.亡羊补牢,补比不补肯定要好,却终究是,失去的就是失去了,孩子的每一天都是他生命中的唯一,生命不可复制.

联想到我自己的生活,我的儿子现在虽然这么的小,但已经开始展开自己的人生了,

即使亲密如我们母子者,也应该是各有各的人生.

将来我的儿子长大了,也会出国读书,拥有自己的游历…我相信,他从此就算永远离开了我,当然他会再回来,但那时就是“常回家看看”的回来了,我只企盼,他的回来不是迫于“亚洲价值”的孝,而是因为喜欢家中的那个老太太.

5.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5篇

不一样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中国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

也就是说,他们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 ――题记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

……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

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6.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在《亲爱的安德烈》里作者龙应台说,她知道她的儿子安德烈爱她, “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更为尖锐的是她进一步又说, “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安德烈的父亲是德国人,他本人是德国籍,龙应台在他十四岁的时侯由德国只身赴台湾任职,任职四年再见儿子发现她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却不“喜欢”她,她问. “我的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十四岁到十八岁,太关键的四年了!十四岁的安德烈和十八岁的安德烈根本就可能是两个人,结论是,龙应台错过了儿子的成长.龙应台却说“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她采用与儿子写专栏通信的方式沟通, 《亲爱的安德烈》便是龙应台,安德烈三年通信的结集,书中双方在梳理自己的同时努力探询对方,向对方靠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母亲的顽强和能力.做父母需要能力,所谓青春期叛逆,我认为唯一的原因在于,家长没有能力跟上孩子的成长.在这本书里,母亲基本上是坦诚的,儿子是相当努力的—指其以写作的方式表达传递—这书是我一字一字读下来的,其间怀着一种类似窥探的隐秘心理的.书中龙应台最后一封信写一这样一件事情:从十四岁就与母亲分开的安德烈同弟弟到上海做暑期实习,龙应台“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来. 一个母亲的快乐想象:母子三人共处一室,在上海生活一个多月,多幸福.让我来引导你们认识中国大陆,多愉快.”不料遭到儿子们的拒绝,他们甚至不于母亲同住一个酒店.母亲:连一个周末都不肯?儿子:一个周末都不!龙应台把这归咎于价值观的不同,她奉行“亚洲价值”,认为孩子这个月应该同她一起,孩子们奉行“欧洲价值”,一个月的自由独立都不愿放弃.其实我倒是觉得:她的两个儿子没有大人想的那么复杂,其实挺单纯的,他们就想自己玩一玩,说白了就是玩兴冲突而已,他们玩时身后拖着个老太太,多无聊啊.见过同居一室却因家长没有能力致使彼此无法沟通的家长和孩子,也见过因分居两地导致亲情淡化的家长和孩子,比如龙应台和安德烈.我之所以觉得龙应台“基本上是坦诚的”,是因为她没有说,当她决定离开才十四岁的孩子去台湾就职时奉行的是什么价值,欧洲的还是亚洲的?智慧如她般的母亲不会想不到,她这一去对未成年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对今后的母子关系意味着什么,亲子关系的形成哪里是仅靠精神沟通就能够的?但她还是选择了离去.安德烈直言,他概念中的“家”里,没有母亲.亡羊补牢,补比不补肯定要好,却终究是,失去的就是失去了,孩子的每一天都是他生命中的唯一,生命不可复制.联想到我自己的生活,我的儿子现在虽然这么的小,但已经开始展开自己的人生了,即使亲密如我们母子者,也应该是各有各的人生.将来我的儿子长大了,也会出国读书,拥有自己的游历…我相信,他从此就算永远离开了我,当然他会再回来,但那时就是“常回家看看”的回来了,我只企盼,他的回来不是迫于“亚洲价值”的孝,而是因为喜欢家中的那个老太太.。

安德烈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