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运动综合

天津哪里治疗网球肘(名医云集的滨江道)

时间:2023-01-19 14:30:36

文|杜鱼 图|张翔​

提起滨江道,不仅天津人妇孺皆知,外地人也多耳熟能详。滨江道东北起张自忠路,西南至南京路,全长2000多米。1860年,今大沽北路以东沦为法租界,1886年筑路,名葛公使路,又名四号路。当时广东人多来此经商或居住,故俗称广东街。1897年,法租界向今大沽北路以西扩充,1900年后葛公使路向西南延筑,称福煦将军路,又名二十六号路,又因有绿牌电车通行于此,俗称绿牌电车道。1946年收回租界后,国民政府以原滨江省命今名。

下图:30年代滨江道街景

天津哪里治疗网球肘(名医云集的滨江道)

“大夫街”得名之由来

1925年至1930年,随着今滨江道和和平路交口处的劝业场、交通旅馆、惠中饭店、浙江兴业银行等四所大型商业和金融建筑陆续出现,逐渐形成繁华的商业中心,周边常住人口日益集中,相邻之三十二号路(今赤峰道),更因为北洋军界人士集中,而被称为“督军街”。达官显贵和巨商大贾的聚集,使这一地区的医疗需求大为膨胀,吸引了众多医生来此执业。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法租界四号路和二十六号路(即今滨江道)、三十二号路(赤峰道)、二十一号路(今和平路)一带,已聚集有数以百计的小型医院和私人诊所,其中尤以二十六号路最为集中,时有“大夫街”之誉。

除了商业繁荣便于聚拢人气和富贵人家集中容易赚钱外,医生聚集在法租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助推经济发展,这里把行医条件放得较宽。相比之下,当时英、日租界的行医限制则较多。以英租界为例,非英国医学院毕业生不准开业;在租界居住地区的香港道(今睦南道)、伦敦道(今成都道)上,东起牛津道(今新华路)西至都柏林道(今桂林路)地段,禁止任何国籍医师挂牌行医。1938年后,英租界的有关政策虽开始放宽,但仍然要比法租界严格。

因为主顾大多有钱有势,故法租界的执业医生,也需要相当资历和经验,这样才可能立足。这里的私人诊所,西医一般有药物调剂等设备,中医则既有在中药店坐堂的,也有在家挂牌应诊的。收费没有统一标准,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西医私人门诊收费一至二元,少数也有五角的,出诊费五至十元。敌伪时期,则跟着物价涨落随时波动。名望高的大夫,收费要偏高一些。

下图:位于法租界26号路的河合齿科医院

天津哪里治疗网球肘(名医云集的滨江道)

二十六号路上的中医

根据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话号簿、报刊广告及名医孙璧儒回忆,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在二十六号路执中医业者有王绍荫、陈微尘、董晓初、王季儒、刘云鹤、郭眉臣、赵沛霖、田乃赓等人。

王绍荫(1892—1966),天津市人。出身中医世家,早年随父学医,1937年行医津门。他长住惠中饭店,专攻中医妇科。1952年与王季儒、孙幼林成立和平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收归国有。1957年参加组建第三医院中医科。善治眩晕,《津门医粹》有其医案。

陈微尘(1896—1969),字振奇,湖北浠水人。住法租界二十六号路124号。出身官宦之家,不但学问好,而且善于书画,被誉为中医界才子。因南京国民政府歧视中医,一度废医存药,他被迫靠其他职业为生,业余才偶而行医。1934年到北宁铁路局任总务秘书。1935年南皮张铉为《陈微尘五种》作序,称陈氏“少于书无所不读,以能尽通诸术巧,然耻以微末自见。往来江淮河朔之间,垂二十年,思有以展其抱负,而终无所遇。前年以母疾走大连,奋其无良医,始微露其术,已而大效,慕而就诊者日百十人。”1956年到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任中医科主任,1963年退休。其医案和诗文稿等,俱在“文革”中散失。他曾专门撰文,从医理上阐述女性缠足之危害:由于缺乏运动,“气先不足已成定论,加以足帛之层层压迫,使血管受挤,血行至足,纡徐无力。一人每日之血液,本应环行全身一周,若在足部发生障碍,则其周流必生迟滞之弊”。

董晓初(1901—1968),江苏武进人。自幼习医,19岁去沈阳,翌年考取中医。“九一八”事变后来津行医。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天津中医医院工作,任内科主任及中医学会副会长等,对内科、妇科、儿科都有颇深造诣。

王季儒(1910—1991),别名王庆鸿,山东历城人。1928年随父在津学医。1936年考取中医。1937年拜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为师,1940年个人开业。新中国成立后,发起成立天津和平中医联合诊所,任所长。1957年调天津第六医院(今长征医院),任中医科副主任、主任等。著有《温病刍言》、《肘后余集》。

刘云鹤(1912—1980),名植理,字相如,直隶宁河(今属天津)人。三世为医,以针灸、内科著称。曾任天津《中南报》医药卫生顾问及撰稿人。新中国成立后,任天津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为天津中医学会常务理事。

郭眉臣生平履历不详,但他有两件事颇值得说:一件是他趁给梅葆玖治病之机,向梅兰芳推荐其外甥奚啸伯,使奚很快成名;另一件是吴佩孚生前请郭医牙,因药中有二两石膏,吴担心药力太猛不肯服用,以至被日本医生乘机而入,不治身亡。

赵沛霖、田乃赓,在当时乃至解放后的天津中医界,也都有着较高知名度,可惜因资料匮乏,我们对其已知之甚少。

还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也常常来津在二十六号路应诊,每年短则两三个月,长时可达半年。其应诊地点多在松茂堂,孙璧儒则回忆在北辰饭店,不知这本来是两个地方,还是松茂堂即是北辰饭店之商铺。施今墨(1881—1969),浙江萧山人,原名毓黔,字奖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

二十六号路上的西医

1949年前在二十六号路执业的西医有周颂声、董良民、徐维华、訾伯谦、郎敬衡、俞保康以及李德久、俞素吟、尚伯华、刘少忱(非中医刘少臣)、赵孝伯、刘少青、刘彬如、刘云鹤、李伯衡等。

周颂声(1879—1964),山东安丘人,著名生理学家。清末中秀才。后就读济南高等学堂。1903年官费留学日本,在东京宏文学院大学预科攻读,1907年升入金泽医学专门学校,1911年获医学学士学位。1912年与留日归国同学创办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19年被派赴柏林洪堡大学研究生理学,获德国医学士学位。1922年4月至1923年12月任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1924年再次赴东京,在帝国大学研究生理学,1926年获日本医学士学位。20世纪30年代初回济南,创办山东省立医学专门学校并任校长。1949年后,受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生理学》和《体格及体力检查法》,后者由其学生——卫生部党组书记贺诚作序。 1964年5月10日病逝。他20世纪30年代中期曾在天津法租界行医,时间估计不长。

董良民,满族人,早年就读北京市立第三中学,后入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20年,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的同学组成艾酉学会,以联络感情、阐明医术、增进人类幸福为宗旨,董良民为10位理事之一。1931年,受北平大学医学院(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改名)派遣,赴德国留学,专攻眼科,获医学士学位。回国后在天津市红十字医院任眼科主任,并在法租界二十六号路126号A开办诊所。后又与徐抡一、赵孝伯创办山东医院,地点在大营门。1949年后,曾任天津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徐维华,宁波人,早年就读天津海军医学校,毕业后留天津海军医学校医院工作。因连续三年欠薪,1929年辞职,被南京国民政府以“擅离职守”罪名通缉,半年后复下“姑念枵腹从公,以功折罪”十字公文,事遂不了了之。曾留学美国,专攻放射科。约1934年,与沈鸿翔(中国首位留法医学士,著名音乐家沈湘之父)、翁文澜、石怀璞、孙璧儒共五人,集资创办私立津宁医院,在东马路二道街口,分为门诊和住院两部分,诊费较各自私人诊所减半。五人每日定时应诊两小时,其余时间仍在家中应诊。1937年天津沦陷前医院停办。其私人诊所设在二十六号路128号。

訾伯谦(1910—1979),号长修。祖籍山东,生于天津。沈阳南满医科大学毕业,接着留学日本,回天津后在法租界二十六号路开办同仁诊所(今滨江商厦址,拆除前为滨江道235号),是著名皮肤科和泌尿科专家。1953年诊所停业,调咸水沽镇振华造纸厂任厂医。他早年曾居住在伦敦道伦敦里。其岳父杨世祜(号承甫),曾任伪河北省银行经理。其夫人杨迺庚,毕业于天津市立师范学校,是孤松剧团重要成员,为《雷雨》在国内首次公演时四凤的扮演者。

郎敬衡,著名牙医。在法租界二十六号路和意租界三马路同时开办诊所。他是留美医学士徐景文高足,从学十六年。曾在1937年交通部天津电话局编印的《天津电话号簿》刊登广告,自称“学识精微,经验丰富。治疗一切牙病,定期保好。镶牙补牙,舒适耐用。配置药牙膏、药牙粉、牙香水,保龈固齿,效力伟大。配制立止风火牙痛药面,立止虫牙痛药棉。对症使用,奏效如神。价格低廉,用法简单”云云。

俞保康诊疗所也颇为有名,其《北洋画报》的行医广告称“花柳病中以慢性淋病为最难根除,西医俞保康对于花柳一科有十数年之经验……非但毫无痛苦,且治愈迅速,永无后患”。著有《花柳病丛书》,1933年自印出版。

此外,李德久、俞素吟、尚伯华、刘少忱、赵孝伯、刘少青、刘彬如、刘云鹤、李伯衡等西医,在法租界也都擅名一时,可惜笔者未找到更多资料,仅知李德久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俞素吟专攻产科(诊所在二十六号路104号)。

下图:左侧为东亚医院

天津哪里治疗网球肘(名医云集的滨江道)

二十六号路上的医院

法租界二十六号路,除众多的私人诊所外,还有不少小型医院。其中历时较久且有一定规模的是东亚医院和大众医院。

东亚医院建于1920年。当时日本人田村俊次与法国福煦元帅妥商,独自在法租界内建医院,最后选址在二十六号路(今滨江医院门诊楼处)。田村俊次1944年去世,医院由其子田村亚泰继续经营。1945年天津光复后由国民政府接收,改称第六临时医院。该院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每年11月照例举行菊花观览会,盛时展出菊花名品多达五百余种,然要有人介绍才能入院参观。

大众医院创办时间已难考知,天津沦陷时期其负责人为姜继武,其地址为旧一区滨江道332号。该院在旧八区北马路116号设有分院,当时有私立病床60张,医事人员26人。

以开办者名字命名的私人医院有鸿典牙科专门医院、启亚医院和李子涛医院。鸿典牙科专门医院,位于法租界二十六号路103号,创办人张鸿典。他1946年起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任教授,1952年该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为浙江医学院后,曾任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副院长等,因防治血吸虫病成绩突出,被解放军总后勤部荣记过二等功。启亚医院位于法租界二十六号路120号A,创办人冯启亚,德国医学士,专攻妇科、儿科,与周颂声合译过日本中村政司著《儿科学》,1935年由新医书局出版。她是著名学者赵元任的姨妈。李子涛曾留学日本,擅长内科。其院址在法租界二十六号路204号,东亚医院对过。

关于李子涛,有一段颇为惊险的经历。1941年初,舒季衡奉国民党军统局命令,来天津建独立潜伏电台,舒经同学表哥介绍,认识了李。某日舒到李家,李妻说李被人以出诊为名绑架,三日末回。正谈话间,海光寺日本宪兵队一位姓杜的(日本人),来找李子涛家属谈话,说李有私通八路之嫌,现关押在日本宪兵队。下午杜又到李家调查,当晚李被释回家。关于李子涛被抓一事,直到1950年日本宪兵队翻译张福来写交代材料才真相大白,原来是一汉奸为诈财捏造的冤案。可是因这偶然的案子,舒季衡结识了姓杜的日本人。1941年底日军接管英租界后,杜曾三次带人清查户口和登记收音机,舒均受到杜的照顾,并在门口贴上“检查济”字条。至于李子涛,据说此后再也不出门应诊。

此外,法租界二十六号路还有两处特殊类型的医疗机构:一为健康精神治疗所,在二十六号路中和里150号;一为天津花柳病诊疗所,在二十六号路118号。花柳病诊疗所除主治花柳病外,还兼内外科和皮肤病等,并推广“最新戒烟法”,该所从业者有主任医师刘韶忱和医师殷寿增。刘1959年与人合作写过中医治肛瘘的论文,刊于《天津医药》杂志。

下图:基泰大楼近照

天津哪里治疗网球肘(名医云集的滨江道)

基泰大楼的名医

滨江道上的名医,主要集中在原法租界二十六号路,四号路则基本上限于基泰大楼内(今称长泰大楼,门牌为滨江道109-123号),该楼是1949年前中国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基泰工程司所在地,除自行使用外,还大量向外出租。根据有关资料和回忆,在基泰大楼行医的有西医朱宪彝、黎宗尧、关颂凯、梁宝平、石怀璞、陈冠章和中医谷振英等。

朱宪彝(1903—1984)是我国临床内分泌学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当代钙磷代谢之父”。他是天津市人,1930年北平协和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并获士学位。1936年至193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士后研究。1949年后历任天津医学院院长、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河北医学科学院院长等职,还是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等。

黎宗尧(1892—1975),广东顺德人,长期寓居天津。在唐山路矿学校学习时,因参加“五四”运动被开除。后考入天津海军医学校,为第十三届毕业生。1920年赴美留学,先后入哈佛大学热带病科、凡雪尼亚大学眼科学习。1923年返国后,任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医师、北宁铁路局医师、天津北洋女医院医师、塘沽永久医院医师等。1924年,在津协助洪麟阁、连以农等组办达仁济贫医院,为附近地毯工人治疗职业病和眼病。“七七”事变后,在基泰大楼设眼科诊所。1946年重回塘沽永久医院任医师。1949年后,任颐中烟草公司医师、河北医学院教授、天津市眼科医院顾问及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眼科主任等,对天津眼科专业发展贡献很大。据说他性沉默,喜读书,很少社交活动。

关颂凯,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归国后在母校任职。194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他与卞万年、卞学鉴、王志宜、方先之、林景奎等同赴天津,合资开办恩光医院。他在基泰大搂的诊所位于212号房间,据说其手术作业精确,循规蹈矩,一般操持均躬自为之。关颂凯敏言慎行,颇有学者风度。

梁宝平之诊所设于基泰大楼二层,其在《北洋画报》刊发的广告称,可治疗眼科、耳鼻喉科、内外科、痨伤、皮肤花柳、淋浊、妇婴各症,还特别介绍了诊所的各种设备,如太阳光灯、热灯、蒸馏电机、诊疗仪器、折光配镜电机等,这些在当时都属于比较先进的玩意,因此特别在广告中揭示。

(编辑:张翔 swell1009@qq)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