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地方债规模(地方债余额突破26万亿元)

时间:2022-04-04 14:19:07

地方债规模(地方债余额突破26万亿元)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60208亿元。这是地方债余额首次突破26万亿元。

为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央对地方举债设了“天花板”,采取限额管理,今年地方债余额限额规模有待3月全国人大批准。不过从去年的限额(28.8万亿元)数据来看,26万亿元显然在安全区间,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近些年地方政府债务存量一直在快速增加,一方面缓解了地方财政收支压力,扩大了有效投资,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尤其是对冲了疫情影响,反映了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有为。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快速累积,使得地方政府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不断攀升,2020年机构预计约93%,财政部官员也预计去年地方债务率逼近100%国际警戒线区间下限,债务风险有所加大,未来财政可持续性挑战加大。

随着疫情得以管控,经济稳步走上正轨,2021年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去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可持续”,主要从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着眼,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

根据财政部数据,去年全国政府负债率为45.8%,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不过去年政府负债率相比上一年增加7个百分点,这主要为了应对疫情。而今年政府总体杠杆率保持稳定,意味着全国政府负债率不会像去年那样大幅扩大,赤字规模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也不会像去年大幅增加。

但为了稳经济,保持适当财政支出强度,今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依然会适当增加,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去年底第五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上表示,地方政府债务存量一直在快速增加,虽然短期内增加债务可以缓解特殊时期财政紧缺的压力,但对未来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十四五”时期,多数省市的债务可持续性堪忧,粗略计算,大约四分之一的省级财政50%以上的财政收入将用于债务的还本付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而且累积了财政金融风险。

此前财政部官员公开表示,在宏观经济好转后,地方政府法定债务特别是专项债务规模要逐步“退坡”,防止形成路径依赖和债务风险持续累积。

从结构来看,地方政府债务细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地方 政府一般债务129495亿元,专项债务130713亿元。专项债务余额超过一般债务余额。

楼继伟认为,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这些领域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与公益投资相关的,大多不属于专项债项目,部分投资可考虑通过地方一般债来满足。为此,需要我们在整体上调整债务结构,提高地方一般债占比,降低地方专项债占比。

他认为,优化债务结构可以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累积。顺应促进消费、投资结构调整和群众美好生活的趋势。

债务 地方政府 财政部 地方 余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