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详细介绍三种常用接地方法图片(详细介绍三种常用接地方法)

时间:2023-02-11 09:47:51

详细介绍三种常用接地方法图片(详细介绍三种常用接地方法)

众所周知,好的EMC设计离不开优秀的接地。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种常见的接地方式。

一、除法和串联

接地是抑制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EMC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适当的接地不仅可以提高产品抑制电磁干扰的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积外部电磁辐射。

二、接地的含义

地面电子设备通常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地球(安全地面),另一个是系统参考地(信号地)。接地是指在系统和潜在参考面之间建立低电阻导电路径。"接地指以地电位为基准,以大地为零电位,连接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电路基准点。接地面与大地连接往往是出于以下考虑:1)提高设备电路系统的稳定性;2)静电放电;3)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

三、接地的目的

1)安全考虑,即保护接地;2)为信号电压提供稳定的零电势参考点(信号地或系统地);3)屏蔽和接地。

四、三种常见的接地方法

1、单点接地

单点接地,顾名思义,就是将电路中的所有电路连接到同一个参考电位点。单点接地可分为串联接地和并联接地。串联单点接地比较简单,但是有一根共用地线,导致共用地线阻抗。如果此时串联不同功率的电路,相互干扰会非常严重。并联单点接地可以避免共用接地线的耦合,但是电路的每一部分都需要将接地线引到接地点,这样所需的接地线就太多了,不实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串并联混合式单点接地。画PCB时,把不易相互干扰的电路放在一层,把容易相互干扰的电路放在不同层,然后把不同层的地并联起来。如下图所示。

单点接地在高频电路中。因为地线较长,地线的阻抗是不可避免的因素,所以不适用。我们做什么呢接下来,多点接地是介绍。

2、多点接地

当电路工作频率较高时,可以想象高频信号沿地线传播时对周围电路的影响有多严重。所以所有电路都必须就近接地,接地线要求最短,所以会产生多点接地。多点接地的目的是降低地线的阻抗。在高频(一定条件下的F)电路中,要降低阻抗,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降低地线的电阻,二是降低地线的电感。降低接地导体的电阻。从电阻与横截面关系的公式中,我们知道接地导体的横截面积应该增加。但在高频环境下,存在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也叫趋肤效应)。高频电流会通过导体表面,所以单纯增加接地导体的截面积往往作用不大。可以考虑在导体表面镀银,因为银的导电性比其他导电物质好,会降低导体的电阻。b .降低地线电感最好的方法是增加地线的面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地线短,接地面积大,抗干扰效果会更好。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是高频电路?"通常1MHZ以下的低频电路可以单点接地,10MHZ以上的高频电路可以多点接地。"在1MHZ和10MHZ时,如果最长接地线不超过波长的1/20,可以单点接地,否则可以多点接地。如图所示:

3、混合组

上图中的第一种结构假设在低频电路中工作。根据容抗Zc=1/2fc,容抗在低频环境下很大,在高频环境下很小。然后地线在低频时断开,受到高频干扰时接近导通。这种连接可以有效避免接地回路的干扰。上图中的第二种结构假设工作在高频电路中。根据感抗Zl=2fl可知,感抗在低频环境下很小,在高频环境下很大。那么地线在低频时类似于导通,但受到高频干扰就断开了。这种连接可以有效避免地回路电流的影响。总结:在实际应用中,电路可以根据工作环境采取合适的接地方式,有效地避免干扰信号,达到电路的最佳效果。混合接地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五、摘要

接地的一般原则如下:1)低频电路(10MHZ)建议多点接地;3)高低频混合电路,混合接地。

标签:接地电路线

电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