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热文:民政部预测我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

时间:2022-04-01 21:29:10

近日民政部预测我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登录上了百度热搜,受到广大网友们的关注,那么关于目前的民政部预测我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相信小伙伴们都是想要了解到最新的信息吧,小编也是在网上进行了一些整理,收集到了一些与民政部预测我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相关的文章,那么下面就来分享给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吧。(以下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

民政部预测我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

民政部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介绍,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迈入中度老龄化。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的老年人口增长曲线相对平缓,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养老服务准备的宝贵窗口期。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2018年约为2.49亿),占总人口的18.1%。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曾表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是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政策主线要围绕“治理”这个关键词,中国制度优势可以为推动形成老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基础。

此外,他表示要改善人力资源供给,开发老年人力资本,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高老年人健康的水平,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和社会参与。

延伸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2019年11月22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规划》明确了战略目标,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基础持续巩固,财富储备日益充沛,人力资本不断提升,科技支撑更加有力,产品和服务丰富优质,社会环境宜居友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到2022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到本世纪中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备。《规划》从5个方面部署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工作任务。

中度老龄化时代到来,该如何应对?

一直以来,我国常年雄踞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的位置,庞大的人口基数从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可在多种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老年人口逐年增多,困扰全世界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样在我国出现了。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将正式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为何也会出现老龄化的问题呢?以下几点原因或许能给出解释。首先是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如今的年轻人对待婚姻和生育的态度更为谨慎,他们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就算是选择等待也不愿迁就;结婚之后也不会立刻就要孩子,会综合考量自己时间、精力以及财力等各项因素之后,再做出选择。

再者,日益沉重的现实压力让年轻人对未来望而却步,高昂的房价、昂贵的医疗和养老费用,有了孩子之后,子女的教育支出又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今的年轻人不愿为了婚姻或孩子降低目前自己的生活品质,这也是造成人口出生率逐年走低的重要原因。

其次,不可否认计划生育的推行加剧了我国老龄化速度,这一政策被视为基本国策推行数十年之久,据数据预测,我国人口因此减少了一亿多,人口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更为严峻。

当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时代之后,会迎来哪些挑战呢?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一直以来规模庞大的劳动力人口构成了我国巨大的人口红利,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这是最为重要的内因。一旦老龄化问题加剧,我国劳动力人口锐减,势必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

其次,目前我国的社保已经出现了缺口,缴纳社保的年轻劳动力逐年减少,而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老人在逐年增多,照此趋势下去,我国的养老金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这对我国的养老金发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再者,在未来社会养老将成为主流,而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仍未建设成熟,养老院的建设、专业护理服务的从业者等各方面,从硬件到软件都无法满足未来庞大的老年群体所需,在未来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如何能有效缓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类问题呢?或许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设法提高生育率,无论是通过鼓励的方式,还是减轻人们生活压力的方式,减少年轻人生育后代的后顾之忧,这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延迟退休的方式,也能缓解老年人增多后带来的社会问题,对养老金的缺口也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老龄化问题带来的问题

1)趋向高龄的劳动人口,社会负担会增加

我国现在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所以每年会有更多的人进入退休养老的状态。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老年群体相当可观。而我国并没有养老资金方面的积累,所以这些“退休”人员的上升的负担会加到“在职人员”,供养系数的增加直接落在了青壮年身上。在人口老龄化的初期阶段,劳动人口会上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达到更替后,劳动人口数量会有所下降,青壮年的负担系数会上升。

2)养老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养老制度还并不完善,加之又出现了老龄化,这对我国养老制度是一次挑战,现在在资金上,我们已经处在寅吃卯粮的状态。我国一直提倡社会养老,但是随着老龄化加剧和制度的不完善,我国主要养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特别是在农村,家庭养老体现的尤为突出。在城市,养老的重担压在了企业的身上,即使提高缴费率也难以完成沉重的养老任务。面对这种情况,所以我国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提出了养老金双轨制和延迟退休人口年龄的制度,虽然并没有全部运行,但是在某些地区已经开始试运行了。

3)对社会养老道德的影响

我国的老龄化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我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古代就一直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启示我们要尊老爱幼,而现在的问题是“尊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早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我国现在的家庭结构是“四二一”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和一个孩子的状态。很多人迫于生计,离乡外出打工,就造成“空巢老人”的状态,在广大偏远地区,更有甚者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这种事件频频发生。

(二)人口老龄化解决对策

1)调整我国的人口结构

有人认为我国现在已经步入老龄化了,所以应该提高生育率,增加年轻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来应对人口老龄化。但是我国13亿人口已经到来,我国总资本较多,但是人均资本较少。这种情况使我国不能单纯依靠出生率的增加来改变人口结构。而另外一方面生育率和生育结构该不该调整,怎样调整,这都是一个要慎重考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比如,如果我国要提高生育率,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会出现生育率过快增长的局面;相反,如果我们保持低生育率,那么我国的老龄化局面又会严重。总而言之,我国生育结构的调整必须要兼顾年龄结构的优化。

2)积极开发“银发市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国出现了关于老年人的市场,这就是所谓的“银发市场”。老年人是有市场需求的,比如对健康的需求,以及对一些衣食住行等的需求,那么针对于老年人的需求,就会有市场供给,这便形成了老年市场。比如,保健品市场,医疗服务业,敬老院,以及现在的高校培育出来的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照顾的专业人才,这都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迅速发展。老龄化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老年人的市场。

3)建立和健全老年医疗保险制度

与总人口相比,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因此在建立面向整个人群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有必要对老年人制定有关政策,以保障老年人医疗的基本需求。对于城镇人口需要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而对于农村人口可以探索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方法。逐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改善特困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4)要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

国际上的有关研究和经验均表明,疾病和伤残并不是老年期的必然产物,通过努力完全和可以把它们压缩到生命最后的较短时期内,即实现健康的老龄化,这是老年人及其家庭乃至老龄化社会的期望。其中要特别要注意家庭小型化趋势下老年家庭看护照料的供需状况,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措施。

5)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

我国实行性别、职业差异的退休年龄制,与那些预期寿命与我国同水准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普遍较低。从而两种现象不可避免:一是退休人口大量隐性就业;二是退休时工龄越长养老待遇往往也就越优。前一现象使我们无法真实地了解、反映和掌握当前的就业状况;后一现象意味着求学时间越长退休时比同龄人的养老金会更低,这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6)家庭养老逐渐向社会养老过渡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高龄老人迅速增加,对于老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医疗方面都需要人来照顾。目前的主要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近年来,独生子女已经进入婚配阶段,这些独生子女一方面要承受社会的残酷竞争,另一方面还要照顾“四二一”结构下的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这种压力难以承受。所以,我们政府要积极引导由家庭式的养老向社会式养老过渡。在养老机构上,我国现存的养老机构全是政府融资建设的,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的养老机构供不应求,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我们应该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实现由个人、企业、社会、政府相结合的养老机构。

今天小编为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就是这些了,那么这些内容小编也不知道是否会对大家起到帮助,如果大家对于本站点有建设性的建议的话,欢迎大家留言哦,本站点也会不断的改进,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环球信息网

老龄化 我国 养老 人口 老年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