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热文:中国萌娃录阿拉伯语版防疫口诀

时间:2022-04-02 06:58:57

近日中国萌娃录阿拉伯语版防疫口诀登录上了百度热搜,受到广大网友们的关注,那么关于目前的中国萌娃录阿拉伯语版防疫口诀相信小伙伴们都是想要了解到最新的信息吧,小编也是在网上进行了一些整理,收集到了一些与中国萌娃录阿拉伯语版防疫口诀相关的文章,那么下面就来分享给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吧。(以下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

中国萌娃录阿拉伯语版防疫口诀

来自中国的双胞胎姐妹萌萌和芽芽用阿拉伯语录制视频,告诉网友面对疫情应做好哪些防疫措施。双胞胎姐妹稚嫩的童音,可爱的模样,受到阿拉伯国家网友广泛关注。

世卫组织: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4066万例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欧洲中部夏令时间10月21日17时47分(北京时间10月21日23时47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0665438例,累计死亡病例1121843例。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350424例,死亡新增5192例。

世卫组织三个统计结果惊人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0月21日10时24分,全球累计确诊超4000万例,达40711175例;累计死亡超112万例,达1123824例。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我们看到新冠病例数在加速上升,特别是在欧洲和北美。”

随着北半球冬季临近,全球疫情仍在加速蔓延。世卫组织的三个最新统计结果惊人:

欧洲近期出现单周新增病例数量,比三月份第一个疫情高峰时要高出近三倍,日增一度突破16万例。

过去一段时间,全球平均每周新增约200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超39万。

全球累计病例数从3000万例上升至4000万例,仅用时31天,再次突破从2000万例上升至3000万例的37天纪录。

此外,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仍然是美洲区域,美国则是病例数量最多的国家,占到全球病例数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据《纽约时报》数据库统计,过去一周美国每天平均新增近6万例病例,比两周前的平均水平增加了34%。

好消息是,同疫情初期相比,检测能力增强进而发现了更多轻症病例,很多感染发生在社交场合和娱乐场所致感染人群年龄降低,多国新冠肺炎死亡率出现下降。同时,全球已有40多种新冠疫苗处于临床试验中,预计未来6至12个月将有多个疫苗发布临床试验结果。

如何应对全球第二波疫情

9月以来,全球各地都出现疫情反弹,其中欧美的表现最为明显。

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统计,截至10月20日,全球确诊的新冠患者已经超过4000万,死亡人数超过111万。美国确诊人数已达821万,死亡超过22万。在刚过去的一周,美国经历了8月以来最严重的疫情高企,每日新增确诊都在6万以上,甚至一度接近7万。在一个月内,美国的单日新增确诊数翻了一番。

在欧洲,多个国家的每日新增确诊都刷新了纪录。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10月的第二周,欧洲上报的病例数量比3月第一个疫情高峰时高出近三倍。住院患者正在增加,许多城市的重症监护病床将在未来几周达到满负荷。世卫组织警告称,如果对来势汹汹的这一波疫情没有足够的重视,到明年年初,整个欧盟的死亡率可能比4月还要高出4~5倍。

据美国华盛顿大学模型团队预测,按现在的新冠传播速度与气象条件预估,到2021年1月,美国的死亡人数会翻倍,可能在1月底达到40万,相当于二战中的全美阵亡人数。

第二波疫情以年轻人为主

目前,学界达成共识,进入秋季,全球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美国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副教授陈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所谓的“第二波”,就是指传播曲线上的第二个高峰。

法国的每日新增确诊从8月底开始猛涨,10月19日破纪录接近8万。英国10月以来,每日新增逐渐接近2万,接近9月数字的三倍。与之相比,死亡趋势的上升更令人担忧。在单日新增死亡数字上,10月17日报告了150例,成为自今年6月10日以来的最高记录。

疫情一直很稳定的德国也没有成为例外。该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数据显示,10月17日,德国单日新增确诊7830例,达到疫情发生以来的最高记录。而在10月初,这一数字还没有超过2000。从数字R0可以更明显地看出新一轮疫情在德国蔓延的严重程度。此前,德国复工的前提是基本传染数R0低于1。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每一次公开会议中都不厌其烦地强调,当R0值大于1时,每一个小幅增加都会触发新的指数级增长。但自从9月底以来,R0一直大于1,在10月17日,R0已经达到了1.37。

这一轮传播中,新冠病毒传播的季节性特点得到了证明。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新冠病毒属冠状病毒,这类呼吸道病毒的季节性特点都很明显,由于低温条件下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更久,促进了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并且,由于气温转冷,室内活动时间增长,封闭空间内出现了更多的小型聚集性传播。

重提群体免疫的幻想与现实

随着第二波疫情的到来,多国都加强了管制措施,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表达了或将二次封锁的意图,但引发了强烈反弹。

10月5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生物统计学家马丁·库尔多夫、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学家苏尼特拉·古普塔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杰伊·巴塔查里亚公开发布了《大巴灵顿宣言》(简称《宣言》),截至10月19日,全球有超过1万人在上面签名。

《宣言》提出,在疫苗问世之前,继续采取一般性的封锁措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弱势群体也将受到更大的伤害。此前的封锁政策还对短期和长期的公众健康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比如,儿童疫苗接种率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恶化、癌症筛查减少和精神健康恶化。此外,让学生辍学也是一种严重的不公平。

《宣言》给出了一种解决办法,一种变相的“群体免疫”,即“保护重点人群”策略。对老年人这类高危群体实行重点保护,但让死亡风险小的年轻人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学校要全部重新开放,年轻人正常上班,餐馆和企业也应正常营业,文娱体育等活动也都应当恢复。

《宣言》发起人之一、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马丁·库尔多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年轻人既是低风险人群,又在社交上很活跃。如果他们能够尽快产生免疫的话,整个社会实现群体免疫的门槛会更低。他解释说,这种策略的逻辑是,尽管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得到100%的保护,与其将感染风险从年轻的低风险人群转移到老年人,不如反过来。

在库多夫等人看来,这是现阶段“最富有同情心”的做法。但很多学者的看法与之相反。耶鲁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格雷格·贡萨尔维斯在推特上言辞激烈,他认为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就采取“群体免疫”无异于一场大屠杀。

《宣言》公布后,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反对。就在其发布10天后,《柳叶刀》上发表了和它针锋相对的另一个宣言,叫做《约翰·斯诺备忘录》(简称《备忘录》)。约翰·斯诺是现代流行病学的奠基人之一,这份备忘录已有4000多人签名。一些专家指出,《宣言》的三位发起人虽然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专家,但并非专攻流行病学。

《备忘录》指出,任何依赖自然免疫的大流行管理策略都是有缺陷的。病毒在年轻人中不受控制的传播,会带来很高的感染率和整个社会更高的死亡率。这些感染的年轻人会影响到劳动力市场,对医疗体系的冲击也让它不堪重负。来自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据表明,将不受控制的暴发局限于社会的特定阶层是不可行的。

多位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具体到《大巴灵顿宣言》,这种不可行首先体现在:这种变相的“群体免疫”的一个前提,是已经明确不同年龄层次的新冠感染风险,即老年人是高风险,年轻人是低风险。但问题是,年轻人所谓的“低风险”究竟该如何界定?

《宣言》给出的依据是:年老体弱者感染新冠后死亡的概率比年轻人高一千多倍。对于儿童来说,新冠的危险性甚至要低于包括流感在内的许多其他流行性疾病。

库多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结论来自他依据武汉数据的一项研究。利用武汉早期数据是为了更好地反映采取社交隔离措施前新冠病毒的真实传播情况。

《备忘录》则提出,没有证据表明年轻人自然感染后对新冠病毒具有持久的保护性免疫,一旦免疫力下降,所造成的地方性传播将给高危人群带来更大的风险,而且这种策略不会终止新冠的大流行,而会导致复发性流行,就像许多传染病在疫苗诞生之前的情况一样。这也将给经济和医护人员带来无法承受的负担。此外,人们对二度感染的频率尚不清楚,虽然目前仅有极个别案例。

“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危险谬论。”超过4000名专家这样抗议道。对美国而言,陈希说,这种策略的缺陷还在于没有考虑到年轻人中高比例的肥胖症人口。理论上,达到群体免疫需要一个地区60%~70%的人口获得免疫力,但这指的是健康人群。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在20~39岁的青年人中,患肥胖症的比例约40%,在40~59岁的中年人中,肥胖比例为44.8%。而已有的医学证据表明,肥胖者感染新冠后进ICU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74%,死亡可能性也高出48%。

“虽然很残酷,但美国根本没有足够的健康人群来抵御新冠风险,这种情况下,如何来达到群体免疫?”陈希说。

今天小编为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就是这些了,那么这些内容小编也不知道是否会对大家起到帮助,如果大家对于本站点有建设性的建议的话,欢迎大家留言哦,本站点也会不断的改进,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环球信息网

疫情 确诊 美国 病例 全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