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热文:为吓同学把核酸检测结果P成阳性

时间:2022-04-02 11:54:00

近日为吓同学把核酸检测结果P成阳性登录上了百度热搜,受到广大网友们的关注,那么关于目前的为吓同学把核酸检测结果P成阳性相信小伙伴们都是想要了解到最新的信息吧,小编也是在网上进行了一些整理,收集到了一些与为吓同学把核酸检测结果P成阳性相关的文章,那么下面就来分享给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吧。(以下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

为吓同学把核酸检测结果P成阳性

10月15日,鄄城县公安局民警在日常网上巡逻执法时,发现一张关于疫情的截图,声称董口镇的白某某检测结果为阳性,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城区派出所民警对该截图内容梳理后,循迹追踪,很快确定了发布人员的真实身份白某某,并将其抓获。

经询问,白某某称为了吓唬同学,10月14日18时许,将自己的核酸检测结果截图,利用手机软件改为阳性,并发布到微信群,造成该信息被大量传播,造成较坏影响。其虚构事实的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触及了法律。

目前,违法人员白某某已被行政拘留。

相关阅读:员工将核酸报告阴性改成阳性被拘

据@大兴公安通报,北京大兴龙湖天街一商户员工郭某,在自己收到核酸检测报告后,将原有的阴性二字通过软件改成了阳性,并将修改后的图片发给娄某,后者在明知该图片系伪造的情况下,又发到自己的工作微信群内。

店铺经理信以为真,紧急汇报给了龙湖商场,造成了商场内部集体慌乱。天宫院派出所接到商场报警求助后,通过与检测机构核实,确定图片系伪造。随后二人因寻衅滋事罪被大兴警方刑事拘留。

河北男子把检测结果P成阳性

2020年6月22日9时许,平泉市双兴家园二期小区有居民分别拨打110和网安大队举报电话报警:该小区一名叫赵某某的22岁男子,在微信圈发布配有检验报告图片的消息,显示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平泉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获取微信截图后,立即与平泉市医院进行核实,市医院记录证实确实有叫做赵某某的男子做过核酸检测,但是检查结果为阴性。

当日10时,网安大队民警对被检测人赵某某进行依法询问,赵某某承认自己于2020年6月15日从北京返回平泉,6月17日到平泉市医院做了核酸检测,6月18日检测结果为阴性。

为了和朋友恶作剧,赵某某利用手机图片编辑工具,将检验报告照片中的检测结果由“阴性”修改成“阳性”,并配上文字“我就想问一下,还有救吗?这群人折腾我一下午了!”,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中。

经过教育,赵某某深刻认识到自己发布虚假信息的危害性,并写下了悔过书。目前,该人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被平泉市公安局依法予以行政拘留5日。

造谣心理的一些分析

1.恐慌

当人接收了某个信息之后,产生恐慌情绪,并会将这种恐慌情绪投射到周围的事物,做出带有恐慌心理因素的判断、猜测和假想。

比如说在灾难时期总是谣言纷起。人们得知存在着在人类掌控之外的灾难,但又由于主流信息的相对缺乏,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处于一种“无知”状态,这种“无知”造成了人们的不安,不安的情绪影响了人们的判断,而不理性的判断、猜测和想法被表达出来,就成了谣言。

2.寻求事物的“合理”解释

这种心理称为互补投射,通常表现为假定存在某种现象,或者假定他人有某种行为,从而为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合理”解释。

3.为自己找借口

对自身内疚的投射会使人设法逃避良心的不安,简单来说就是“错的是别人,而不是我;即使我有错,也不如别人错得多。”这种心理容易产生责难式的谣言和诽谤。

4.寻求关注和减轻压力

“谣言总是在表现人们的恐惧、希望和期待,这些感情又希望有别人分担”。

例如在今年新冠疫情初期,总有各种谣言夸大其实,很可能就是出于寻求关注、试图与别人分担压力的潜在心理。这种心理表达为言辞就是:我对疫情感到恐慌,但我又不能直接说“啊啊啊我好害怕”,于是我就用一条谣言来体现疫情的可怕,间接地把我的紧张情绪传达给其他人,这样就能得到别人的关注,让我安心。

奥尔波特认为,谣言的传播具有双重功能,即能够解释和减轻每个人所感到的紧张情绪。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我对谣言的传播,其他人也和我一样紧张起来,共同关注着一个令人紧张的事物(虽然这个事物可能只是个谣言),大家一起紧张要好过我独自紧张(有人分担着我的压力),这让我感到安心。

5.发泄

人们或多或少对某些事物存有偏见或不满情绪,一些矛盾长期累积,得不到有效的排解与疏导,一旦碰到合适的导火索,便会发泄出来,甚至挑战公共权威。

6.寻求满足

有人传播一些谣言时,觉得自己在听者面前居高临下,很有面子。所以他们经常将猎奇的谣言传播给别人,并由此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心态在生活中其实很普遍,比如人们聊天时添油加醋的吹牛扯淡、野史八卦。

而在网络上,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很多造谣者表现出了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特点,他们渴望受到关注,甚至会不自觉地捏造谣言来哗众取宠、刷存在感。

造谣的各种心理也不是泾渭分明的,造谣往往是基于多种心理因素共同作用。

在实际情况中,造谣的动机也不一定是单一的,无意的认知偏差、潜在的心理因素以及利益的驱使,可以互相交织,共同起作用。

最后再说一点作为守法公民,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造谣不传谣;作为心智健全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编造、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希望广大网民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环境,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

今天小编为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就是这些了,那么这些内容小编也不知道是否会对大家起到帮助,如果大家对于本站点有建设性的建议的话,欢迎大家留言哦,本站点也会不断的改进,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环球信息网

平泉 阳性 谣言 核酸 检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