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分享

因材施教论文(因材施教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2-05-30 11:13:40

因材施教论文(因材施教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同步发送于同名微信公众号“修外求内”,欢迎前往讨论。

前言

因材施教这个成语来源于两千多年孔子教学生的故事,但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是一个只有少数老师可以做到高难度技能。

为什么两千多年前就有技能到现在也没有普及开呢?

我们怎么做又才能将“因材施教”转为普遍性的事情呢?

因材施教的难点

因材施教是个两千多年前就出现的教育技能,而中华民族又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教育技能经过两千多年传承优化还是没能普及开呢?

生产力的制约。

因材施教这个技能说起来很简单,根据学生情况不同施以不同教学方法就好,那么为什么很难做到呢?

要做到因材施教理论上很简单,只要做到三步就可以了,了解——跟踪——改进。

所谓了解,指就是老师了解学生情况,当然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实际是非常难。而且了解学生情况也有不同层次,表面了解、有效沟通、深入了解、心心交印等,每深入一个层级都是难度很高且要耗费极大心力的。

也许有些朋友认为了解一个人没有那么难,或者做老师的了解人是专业技能不会那么难。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家庭辅导作业。

有句话说得好,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

在各个短视频APP里面我们看到过各种反应辅导家庭作业导致家庭矛盾的视频,这些视频其实就反应了很多父母实际上并不了解自己孩子,更不要说在此基础上做好家庭辅导工作了。

大家可以反过来想一下,作为父母是把孩子从小带大的人,上小学时是和他共同生活了解六年了,初中是十二年,高中是十五年。而大多数任课老师往往只和孩子相处四到八个月(1到2个学期),是共同生活很多年的人更了解孩子,还是短时间相处的人会更了解孩子呢?

也许有人会说老师是学教育的,当然可以比我们更懂孩子啊。那我们落回实际教学生活中来讨论。

首先,我们明确大多数老师和孩子相处时间只有孩子在学校的上学时间。而从孩子角度来看,和老师相处时间又分为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上过学读过书的人,明白上课时间是主要是老师的教学时间,基本是老师同时对三四十个孩子上课传授知识为主,很少有单独沟通了解的时间。而到了课余时间,有多少人是课余找老师玩而不是和同学玩呢?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课余时间也很少会和老师单独交流沟通。

再加上大多数任课老师往往只带孩子一到两个学期且同时带好几个班,那么老师和孩子间的沟通交流时间就更为有限了。那么在沟通交流有限时间里,老师能对每个孩子建立多深了解呢?能超过孩子父母么?

如果说老师是因为学习了教育学专业课程而学会了和孩子更高效的沟通技能,那么大多数老师学习这些技能时间也就是大学四年相关课程的教学和自习时间,而这些《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课程也都有各大知名师范大学的在线慕课可以学习。所以所谓的教师高效沟通技能真是有家长们想象的那么神奇么?

古代之所以有些老师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是因为老师会和学生同吃同住很多年,比如孔子,比如古代的私塾,都是一个老师要教很多年的。而现代社会化大分工,让包括教师在内的很多职业往专精化方向发展,这就导致大多数老师和学生接触时间短没法做到深入了解,更不要说因材施教了。

既然现实里教师没有条件也没有可能对每个孩子深入了解,那么更不要说跟踪和改进的事情了。那么我们该怎么推进因材施教这个事情呢?因材施教在现有条件下对大多数孩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呢?

数字化解决“因材施教”的两千年难题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从孔子起算有两千多年了,为什么一直没能大规模铺开呢,除了之前讲师生相处时间不足外,还有就是能做到“因材施教”的高水平老师是极度稀缺。

因材施教这个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是非常高难度的技能,如果以工作中管理岗位来类比,就相当于在管理岗位中做到知人善用,大家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过几个知人善用的领导者呢?

其实某种意义上说,知人善用和因材施教是同一技能在不同工作环境下不同表现,所以大家可以思考下这一技能的难度和稀缺程度。

既然这一技能难度很高很稀缺,那么对大多数孩子或老师来说,因材施教是不是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呢?

不是的。

生产力提升会让很多以前只有少数人能做到的事情变成大家普遍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古代亩产超过400斤只有少数种田老农才能种出来,但是现在绝大数农田都很容易亩产超400斤。又比如古代很难冶炼出钢材,所以大多数铁质器物都是以铁制造而非以钢材制造的,但是现在绝大多数铁质器物都是钢材制造,铁质器物反而极其罕见了。

而类似因材施教、知人善任这样之前只有少数人会的高难度技能也会随着生产力提升而成为普遍化的技能,而他们的解决方案就在数字化上。

简单来说是把孩子生活学习中的很多行为记录(作业、家庭表现、课堂表现等)数字化掉,然后用AI通过这些数字化的资料来辅助教师和家长跟踪辅导孩子学习生活,并帮助家长和老师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教育数字化主要是做到三个方面:

一,了解,即记录并将孩子出生以来各种与学习有关的必要信息数字化,确保家长和每个接手的教学老师都可以迅速对孩子建立较为深入的了解。

二,跟踪,即通过AI对孩子过往累积的数字化学习资料进行分析并给出个性化分析结论,并通过学习进程的跟踪情况不断更新相关结论。这个环节之所以要上AI是因为教师必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跟踪四十多个甚至更多学生的学习进度,只能靠AI来实现大规模长期化的教学跟踪。

三,改进,家长、老师根据AI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分析结论来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于教育数字化的三个方面而言,除了第二个跟踪环节需要AI不断迭代进步提高能力外,其他两个环节都已经可以实现数字化了。而第二个跟踪环节,包括科大讯飞在内一系列教育数字化企业都在不断迭代进步中。

其中科大讯飞在蚌埠实施的数字化教育方案就已经应用类似思路在具体实践了,只是受限于各种因素制约做得较为有限。

结语

每次时代进步都是把只有极少数人能做到的事情,变成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背后核心因素就是生产力发展。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因材施教 老师 孩子 数字化 技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