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热点

骨折多久可以下地(80岁老人骨折后多久能下地走)

时间:2022-03-14 00:32:44

“手术后第二天,我就可以下床走路了。”8月31日,79岁的婆婆赵刚刚在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做了骨科手术,依然精神奕奕。

俗话说,百日伤筋动骨。当老年人患上“骨折”时,手术的风险和恢复的难度会突然剧增。四天前,住在中山南区的赵婆婆不慎摔倒,摔断了胯部。赵婆婆说:“这腿,我看是长时间不够强壮了!”摔倒后家里人听说这里骨科好,离家近,就马上送我过去了。"

近日,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创新开设“老年骨折病房”,为老年骨折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医院在多学科专家团队的配合下,通过优化和完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帮助老年人实现骨折术后24小时“快速康复”。

医院设立了“老年骨折病房”,老人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通讯员赵文杰供图

老年骨折病房:

解决“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问题

8月底,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老年骨科患者,其中一名是大跨度骨折的婆婆,另外两名是腰椎碾压骨折的奶奶。“它们都是脆性骨折。随着年龄的增长,脆性骨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院长李婷解释,脆性骨折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一般指无外伤或轻微外伤导致的骨折。

脆性骨折又称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容易发生这种骨折的人大多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严重。即使精心保护,一些老年人也无法完全避免脆性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等脆性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为什么这么说?”李婷解释说:“老年患者体内脆弱的‘平衡’往往在骨折后被打破。老年人一旦骨折,患者和家属往往选择保守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骨折后患者卧床不起,保守治疗耽误了时间,也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谵妄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最终导致老年人骨折后的高死亡率。

“骨折后前来接受治疗的老人,往往身体状况不好,有糖尿病、脑血栓、血脂、心电图异常等问题。”李婷说,在传统的手术模式中,往往希望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系统检查,对过去的“老问题”进行调整和改善,然后再采取手术措施。

“然而,研究和实证结果表明,外科手术通常是积极进行的,以缩短手术前的等待时间。患者术后并发症会更少,恢复会更快。”李婷说,为了帮助老年骨折患者快速康复,中山积水潭骨科医学洪都博客研究所创新性地推行了一种治疗理念——“era s”(即加速康复手术)理念,为老年骨折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建立了“老年骨折病房”。

术后24小时恢复:

依靠新的治疗和康复模式。

有时治愈,经常帮助,总是安慰。李婷认为,专业的医疗技术固然重要,但给予患者关怀和照顾同样重要。

“‘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优化和完善围手术期系列治疗,通过手术、麻醉、护理、药学、营养、康复等多种手段的结合,减轻手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应激,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李婷说。

79岁的赵婆婆在全新的治疗康复模式下,实现了术后24小时快速康复。术后第二天,赵婆婆就可以下床走路了。

李婷表示,这种治疗康复的模式和理念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希望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生活或顺利工作。“术后恢复的很快,是因为医疗队对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各个方面,从术前患者需求、心理状态、术中麻醉管理、血栓形成、术后血液管理、饮食管理等等。从生理到心理,从术前到术后多环节管理,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帮助患者身心愈合,实现快速康复。”李婷说。

以“疼痛管理”为例。医疗团队在应用了加速康复手术的理念后,让患者的疼痛管理更加精细化。

对于老年人来说,骨折带来的痛苦是难以承受的。入院时,医生首先解决了婆婆骨折后的疼痛问题。随后,护理组和康复组对赵婆婆进行了评估,发现赵婆婆骨折损伤小,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复位固定。

李婷和他的团队采用的是复合神经阻滞麻醉,即向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内注射局部麻醉剂,暂时阻断神经的传导功能,使神经分布的区域能够产生麻醉作用。“这种麻醉不仅有效,患者感觉不到疼痛,而且对身体影响较小,血流恢复等术后恢复更好。”李婷说。

手术后,医疗队给招婆婆的疼痛强度控制在3分以下,即轻度疼痛。“我们不会服用大量的药物来消除疼痛,而是做好疼痛管理来减轻患者的痛苦,既不会影响患者休息,又能使患者尽快下床,加速康复。”李婷说。

“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性康复模式。目前,全国各地的医院都在开发和推广“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但传统医学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老年人骨折手术依然保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主要难点在于改变传统的医学观念,对医生、护士、患者进行教育,促使他们在行动上转变观念。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曾艳春

[记者]赵文杰

【作者】曾艳春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创造更多价值

骨折 患者 康复 术后 积水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