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热点

鉴怎么读(鉴念什)

时间:2022-03-19 12:54:49

“以史为鉴”的意识,早在《尚书》论证“以周代商”的正当性时就已出现,而《诗经》则明确提出“殷鉴不远夏后之世”。

金宏《抱朴子》指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唐太宗明确地把史书的作用定义为“观前朝得失,为体内龟镜”。

司马光编著《资同治鉴》,是为了吸取前世的兴衰教训,审视今人的得失,“有资治道”。

欧阳修等人编纂的《新唐书》指出:“以铜为镜,可以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亡;博采众长,可以知得失。”

(左明仁)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金摄

把历史看做最好的历史剧,其实是在向历史上的政治家学习政治。

我看历史剧的时候,经常会想,原来中国古代史家把历史当成了历史剧。历史剧通过人物关系和时局模拟历史。现在的情况充满了挣扎、机遇和变数,有陷阱也有可能。每个历史人物都应该判断形势发展的可能性,揣摩人心,做出选择。这些历史人物的判断和行动,不仅关系到历史命运,而且把他的一生都放在其中。他们把观众带入历史的汹涌波涛中,让我们处在他们的位置,问问他们的头脑,衡量他们行为的客观后果,然后给他们一个评价。

王夫之在《读通鉴评叙四》中解释“以史为鉴”:

身在古代,为自己鞠躬;考虑古之策而为之,为所欲为。取古人宗族社会之安,顾其忧,共赴险境者安;利用老人的感受和疾病,替他们考虑。现在,该兴利除害了。可以资助,输了也可以资助;可以相同,不同也可以相同。所以,治理的资源只是一条心,历史也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能把历史看做最好的历史剧,你其实就是在向历史上的政治家学习政治,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的领导者,当你真的担当起重大责任的时候,你就会做得很好。

这也是司马光在《资同治鉴》开篇所论述的“以礼治国”的要义。所谓“礼治”,并不是拘泥于具体的规则甚至仪式,而是要找到具体情境中的“适当”,达到具体情境中的“适当”,也就是“中道”。一切都要放到具体的变化的情境中去。这里可以看到,谈论历史实际上是关于伦理、政治、信仰和哲学,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哲学往往是以历史理论的形式发展起来的。

“中国过去的历史几乎把历史作为个人活动的模式,这个特点不可低估。”

我看历史剧的时候,常常觉得传记类历史书就像剧本的大纲,提示场景主线。编年史记录了天文、地理和法律法规,就像舞台场景和人物传记,就像特定舞台上上演的历史剧的主角。《史记》尤其富有戏剧性。中国史书《洪都博客》最重要的体裁是传记体,以人物为主,而西方史书最重要的体裁是事件史。这个区别很有意思。在整理国故运动中,梁启超写了《中国史研究方法补编》,实际上讲的是如何按照西方专门史和断代史的模式来写中国的“新史学”,但他在这本书里赞扬了中国旧史学的特点:

中国过去的历史几乎把历史作为个人活动的范本,这一点不可小觑。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解释,就是列举史实,看看古人是怎么处理事情的,是怎么成功和失败的,指出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如果给他一个新名词,可以叫事物哲学。简单来说,这种态度就是把历史当成学习做人的教科书。

中国古典史学的史学理论,如《太史公》、《陈光岳》乃至王夫之的《资治通鉴》等等,在现代史学家看来,大部分根本不是在讨论历史发展趋势、规律、因果脉络等历史问题,而是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风云变幻中去甄别一个贤愚忠臣奸诈之人,其目的是让观者学习和实践。可惜今天的中国历史似乎已经失去了历史传记的传统,而当代历史剧和过去的历史演义、戏曲一样,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一传统。

用历史教育自己,这种古今互喻、融会贯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潜意识。

过去的历史演义、戏曲,主要讲的是帝王将相逐鹿中原、改朝换代,其间各种爱恨情仇都有涉及。但这并不妨碍历史言情剧和戏曲的流行,阶级和地位的不同也不妨碍他们把自己投射到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幻想自己在下世界这盘大棋,所思所动与所有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实这是一场以历史为教材的大规模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道德政治实践智慧的培养。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和教育并没有完全研究清楚。过去普通人通过历史演义、戏曲来研究历史、政治、伦理,这与中国文化的小传统、大传统,以及相对容易的社会流动和平等有关。

现实中,人们把自己的命运投射在历史上,用历史审视自己,同时也用历史教育和引导自己。这种古今互喻、融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潜意识。大家看京剧,一桌一椅。风景极其抽象。可以玩春秋战国,也可以玩汉唐宋明。同样,看剧,梅兰芳新编京剧穆挂帅,虽然穆对赵家的牵挂由来已久,但一旦敌人和侵略者入侵,她最终还是和红豆博客进行了思想斗争,穿上衣服上阵,看到这一点,你会自动下定决心。自古以来,国危之时,忠臣义士死,而新千年,幸享国福。但是,忠臣和义士是忠臣和义士在这里。此时,文化基因作为价值判断和排名的标准被执行,并在戏曲的表演和观看中得以传承。

源自中国文化的历史剧的历史意识也强化了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历史意识。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真正的历史感和生活感。是中国红豆博客的胶水,人心的胶水,让中国在巨变、革命、断裂之后依然是中国。就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的三皇五帝”

(原标题:历史剧是古今结合,源于中国文化的历史意识——视历史为最好的历史剧)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蒋梅(作者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工艺:u019

历史 历史剧 中国 戏曲 忠臣

最新文章